稻秆似竹挺拔,煮饭更飘竹香!垫江这个小山村种出“竹稻” 每斤10元供不应求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2025-08-13 22:42

竹子能结出稻米?8月6日,垫江县长龙镇长久村的稻田里,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成了现实。

田垄间,一株株80厘米高的水稻“腰杆”笔直,黄澄澄的稻穗已然下垂,不细看和普通水稻没啥区别。

▲2025年8月6日,垫江县长龙镇长久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本宴展示竹稻(右)和水稻(左)。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这是‘竹稻’!”长久村党支部书记刘本宴刻意提高了声调,“它是利用竹子和水稻杂交,经过几十年培育形成的一个新稻种。我们村已连续两年种植,今年面积达200亩。”

一个小山村为啥选中竹稻?

▲长久村农户在查看刚收获的竹稻。

2023年9月的一天,长龙镇党委书记夏雷无意间从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广州一带有农户种植产量高、价格不菲的竹稻。出于好奇,他上网查到了当地一家经销商的联系方式。对方告诉他,重庆云阳也有经销商在代销竹稻种子,且在当地有试种。

次日,激动不已的长龙镇镇长黄义伦便带队到云阳考察。“不好意思,竹稻已收完了,要不尝下我们的竹稻米?”当地经销商肖连全盛了碗米饭递给他,“米粒儿外形细长,一粒粒洁白如玉,散发着竹子的清香,吃起来软糯Q弹,口感很不错。”回忆起对竹稻米的第一印象,黄义伦记忆犹新。

▲收获的竹稻被装上货车。

第二天镇党委开会讨论,决定第二年遴选一个村试种竹稻。“长久村是垫江10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村里已经实施了土地宜机化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让他们试一试。”黄义伦的建议得到了通过,竹稻的试验田就选在了长久村。

“大家也只是听说,并未真正见过竹稻,所以我们也很谨慎。”刘本宴说,为了稳妥起见,村集体先是试种了80多亩,但由于栽秧时间比较晚,当年竹稻产量并不高,但大家并没有灰心。

▲竹稻穗(下)和水稻穗(上)。

▲竹稻(右)和水稻(左)的根部。

“我们看到了竹稻的优势。”刘本宴介绍,竹稻是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培育出的新型水稻品种,相比普通水稻,它继承了竹子的高秆特性和水稻的高产基因,稻秆有韧性、抗倒伏,叶片硬实,能在物理上防止害虫的啃咬,同时还兼具竹子根系发达的特征,抗旱能力较强,可节省不少管理成本。

今年3月,长久村又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扩种了200亩竹稻。经过100多天的生长,8月6日村民刘超家的10多亩竹稻迎来了机收。经过粗略估计,一亩竹稻产量至少在1000斤以上。

“基因好,后代自然优秀!”刘超满意地说,如今种植的品种已由农技专家驯化多代,株高从过去的2米多矮化到八九十厘米。竹稻米煮饭自带竹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独有的竹叶黄酮具有抗氧化功效,是高品质的保健米。不过它也有短板:出米率比普通水稻略低,且稻穗细长,加工脱粒时碎米较多。“即便如此,竹稻米零售价每斤超10元,谷子每斤3元,仍供不应求,大伙都抢着种。”

▲今年,长久村的竹稻迎来丰收。

黄义伦表示,接下来长龙镇将统一注册竹稻米品牌,并将竹稻米样品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同时,引进少量高秆的竹稻品种,争取早日实现稻田下养鱼、禾下乘凉的“竹稻梦”。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