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群众来信衍生系列文旅活动——丰都县2024“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背后的故事
2024-10-19 16:43
▲10月19日,“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现场,游客正在体验水稻收割。包鸾镇供图
田野、音乐、电影、美食、徒步赏秋。10月19日,丰都县2024“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启动,这是包鸾镇首次围绕“秋游”策划系列文旅活动,其中四大锶乡宴、玉带山徒步游也是首次正式对外推出,极具“包鸾特色”。
“从提出想法到活动落地,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包鸾镇党委书记谭明权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秋游活动,一切皆源于一封群众来信。
群众来信,建议举办文旅活动
一个月前的9月14日,包鸾镇举办的村民代表议事会特别热闹。会上,飞仙洞村村民张茂凡、曾先树、曾先学、邓维祥、杜天娟、邓维安联名向镇党委写了一封建议信,赢得全场点赞。
信中提到,近年来,包鸾镇旅游事业的基础性工程已基本完成,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其中雪玉洞4A景区、石里红枫3A景区、凤凰台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村子越来越热闹。
▲人居环境整治后,包鸾镇包鸾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记者周传勇摄
“信中说的基础性工程除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是全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包鸾镇党委宣传委员蒲涵修介绍,去年2月以来,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根据群众意愿、地域分布、邻里关系等情况在镇内划分108个院落,再结合地方文化、院落特点、群众意愿,设计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示范院落,进而改造农房的顶面、墙面、地面,以及花园、菜园、果园、养殖园。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却没有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张茂凡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些具备一定劳动力的老年人,除了种田就没其他收入,拓展创业渠道是刚需。
如何把人流量转换为村民的现金流?张茂凡等人在信中建议包鸾镇党委选定一个恰当的时间开展文旅活动,打造旅游节,通过活动提升游客对吃、住、玩的需求,为大家提供创业机会。
不到一个月,策划落地系列文旅活动
村民代表议事会结束后第二天,包鸾镇就派出工作组前往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包鸾村、龙井社区、花地堡村、飞仙洞村、红花坡村进行了调研。
“首先要搞清楚举办文旅活动是少数人的想法,还是大多数人的期望。”蒲涵修说,通过村民会议询问大家对镇内举办文旅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文旅活动怎么搞?搞不好怎么办?搞好了大家又能获得什么好处?对于未知的领域,部分村民表示担忧,但多数村民持乐观态度。
“经过粗略统计,大约超七成村民希望能够策划相关文旅活动。”蒲涵修说,群众有冲劲,他们自然也不能掉链子。
随后,工作组又对全镇的游客承载能力进行了调研。镇内有名诚山庄、秦斌酒店、华丰宾馆、曾报伦民宿等10余家农家乐、研学基地、饭店,可提供300多个床位,还有近200个停车位。
摸清楚情况,又该举办什么文旅活动?“目前全县不少乡镇在春游、夏游、冬游等领域都发展了较为成熟的业态,游客可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很多,但秋游是一大短板。”谭明权说,围绕镇内的石里红枫、玉带山、稻田景观等特色资源和市场特征,他们构思了农耕文化研学、“乡村跑”比赛、徒步等多种形式。
例如,在赛事方面,策划了“跟着赛事去旅行”2024神游丰都欢乐村跑走进包鸾挑战赛,通过比赛路线带游客了解镇内的丰收馆、丰收路、豪阳来葡萄种植园、河堤彩虹桥等特色点位。
“我们还以年轻化、体验化为导向,研讨出玉带山徒步游、稻田电影、稻田村马、稻田音乐会等年轻化文旅产品,并因景制宜设置了多个打卡点。”谭明权说,还特别与名山、雪玉洞、南天湖等景区联动,推出答题送门票等福利活动。
9月19日,经过多轮讨论,包鸾镇形成了2024年丰都县“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的初步方案。
“想法很美好,但落地是大问题,尽管镇内已经有户外运动、亲子研学等多个旅游业态,但缺少爆款,尤其是在美食和徒步上,为此大家做了不少努力。”谭明权说。
成立美食专班,研发特色锶乡宴
“留住游客,不仅要‘好玩儿’,更要‘好吃’。”包鸾镇副镇长刘映霞说,一直以来,包鸾都没有独具特色和口碑的地道美食,美食文化更是匮乏。
为弥补这一短板,包鸾镇专门成立包鸾镇锶乡宴研发专班,刘映霞带队,再加上镇内的饭店老板、美食爱好者共5人,携手研发菜品。
“大家都是新手,从没搞过菜品研发,并不知从何下手。”包鸾镇副镇长刘映霞说,起初大家计划直接把其他地方的的特色美食搬过来,比如丰都麻辣鸡、潼南豆腐宴等,但这并没有“包鸾特色”,拼厨艺也不能保证原汁原味。
为打开思路,研发专班又专门召开包鸾美食研讨会,召集镇内的餐饮店老板、以往在外从事过餐饮的村民等,集思广益。
“以前我在南岸区的一家饭馆吃过一家全鱼宴,一鱼四吃,味道很不错,包鸾正好有鲟鱼产业,且用富锶水源养殖,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何不以此开发菜式”“我们的大豆也可以用来做豆腐宴”……不断有人提出想法,最终,全鱼宴和豆腐宴获得大家一致认可。
“菜品定了,我们又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和从业经验,在全市筛选出了几家做全鱼宴、豆腐宴比较好的饭店。”刘映霞说,随后专班成员专门前往丰都城区、潼南区、重庆主城区的饭店去试菜,吸取各家所长。
经过近一周时间的调研试吃,刘映霞发现许多饭店的全鱼宴仅是一鱼三吃或一鱼四吃,特色不够突出。能否一鱼七吃、八吃呢?
▲松鼠鲟龙花。包鸾镇供图
带着这个问题,专班成员通过分解鲟鱼的各个身体部位,并尝试各种烹饪方法,不断推出新菜式。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打磨,成功研发出包鸾鲟龙十三花,包括芥末龙衣、红烧龙尾、椒盐龙骨、鲟龙刺身等13道菜式。
“除了全鱼宴,我们还研发出包鸾硒锶豆腐宴、包鸾飞仙十六全牛宴、包鸾鸾婆婆八大碗。”刘映霞说,接下来将把这些烹饪技术教给全镇民宿、农家乐、饭店的老板,以及想学习的村民,让大家都吃上“旅游饭”,并让包鸾镇市场监管所深度参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秋在包鸾,首次推出玉带山徒步游
踏上进入玉带山的山路,绿树成荫,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凌乱地洒落在地,一种神秘之感油然而生。
徒步前行约20分钟,就来到了包鸾镇红花坡村村民刘锡明家。随着玉带山徒步越来越火,种植烤烟多年的刘锡明正在考虑转行发展民宿。
▲玉带山上,红花坡村村民刘锡明的牛场为徒步路线增添了一份生机。记者周传勇摄
在刘锡明的记忆中,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有登山爱好者到玉带山徒步,在这些游客的推广下,知道玉带山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游客会上门请求他提供有偿餐食。2022年,浙江游侠客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合作还主动与他合作,为游客做饭,一年下来,他能收入七八万元。
“每年10月,有时一天就有上千人来徒步。”刘锡明说,但遗憾的是,多年来,包鸾镇并没有开发推广这条徒步路线。
“在今年9月的调研中,我们才发现原来这条徒步线路这么火。”蒲涵修说,玉带山上还有3家农家乐,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医疗保障等。
于是,包鸾镇策划了玉带山徒步游线路,沿玉带山山脊向慈谷氹和大木林场方向延伸,全长10至18公里,沿途皆是茂密森林,还有多处悬崖峭壁,可观日出、日落,可赏雾景、雪景。
▲10月19日,玉带山千人徒步活动现场。包鸾镇供图
“秋在包鸾”主题游活动当天,包鸾镇开展了玉带山千人徒步活动,2000名游客到包鸾打卡,广受好评。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露营区、停车场、公厕、电信信号覆盖、上山道路扩建等基础设施。”包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彭瑞华说,同时强化文创产品、农产品的包装,增加群众收入,并发挥玉带山独有的四季风光,推出捡菌、摘野果、避暑、玩雪等活动,为游客带来最佳体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