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园林植物如何消暑?重庆有四招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崔曜  张锦辉

2025-08-20 13:49

连日来,市气象台陆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市气象台预计8月29日之前都将以高温为主,晴热天气将维持。为应对当前天气形势,各区县及相关单位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开展抗旱保苗工作。记者进行了打探。

给树木“喝水” 为花草“撑伞”

8月18日晚上7点20分,在渝中区长江一路两路口地铁站外的隔离带,一株株绽放的紫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绽放,与一旁高大的蓝花楹为这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清凉与色彩。一旁的洒水车正在进行浇水作业,记者注意到水量虽大却水速适中,部分水滴渗入周围土壤。

“为避免高温对植物和人员造成伤害,浇灌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洒水车则充分利用早晚交通低峰期上午8点前和晚上7点后开展作业。”渝中区绿化维护管理处业务股股长喻田介绍说,在高温干旱天气下,渝中区日均浇水量超200吨,确保绿植得到充足水分滋养。

“看到车窗外‘流动’的鲜花绿叶,不仅心情舒畅,还感觉凉快了许多。”经常往来于两路口到大坪之间的出租车驾驶员陈先生高兴地说。

▲8月19日,鸿恩寺森林公园,绿化工人正在为植物浇水。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在江北区鸿恩寺森林公园,记者看到,不耐旱的春鹃、夏鹃、西洋鹃、木春菊等植物已搭建好了遮阳网。“遮阳网可以阻隔部分直射光,降低叶面温度,避免植物叶片被灼伤。”江北区城市公共场地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土壤板结的植物,采取中耕松土措施,确保水分吸收;对大型乔木,则使用打孔机打孔灌水,提高水分渗透效率。

古树挂“输液袋” 土壤有“传感器”

8月19日上午7点30分,在照母山森林公园,60名绿化工人守护着270万平方米的植被。在一棵树龄120年的乌柿旁,绿化工人正在给古树的滴灌袋里注水。记者注意到,袋内的水分将通过袋壁上细密的微孔或底部的缓释装置,以缓慢、均匀的速度渗透到古树根部周围的土壤内。

▲近日,两江新区照母山森林公园,工人在维护古树的土壤传感器。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另一旁的工作人员拿着台账,详细记录着养护内容。“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巡视,看看有没有病虫害以及杂草,根据古树情况两天甚至一天浇一次水。”左岸环境照母山公园项目部负责人傅楔茂介绍说,按照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要求,今年5月已经提前在土壤里打孔输入营养液并安装土壤传感器,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及时反馈到管理后台。

“你看,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含水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喷灌设备自动启动。”傅楔茂指了指植物旁边的智慧喷灌系统,喷头自动开启,喷出细密、均匀的水雾,精准浇灌其设定区域内的植物。

绿化工人李德品刚完成了一片区域的抗旱浇水作业。他没有立刻收拾工具离开,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打开“抗旱一张表”小程序,逐项录入作业位置、作业时间、浇水量……

▲两江新区照母山森林公园,喷灌设备正在自动喷雾。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我们要求绿化工人在浇水作业后及时、准确反馈透水数据,从源头严控浇水质量,提升旱情期间植物存活率。”傅楔茂说。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植物“解渴”

市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浇、遮、清、巡”四招科学抗旱,为全市园林植物织就“清凉网”。

为避免高温蒸发伤害植物,全市城市管理部门按照“早晚作业,浇足浇透”原则,将浇水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晚上9:00后至早上10:00前,以免地表水汽蒸发。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交通岛、公园游园、边坡草坪安装自动喷灌;对道路绿化采取水枪喷洒模式;对花境等草花类采取花洒淋浴;对乔木和行道树采取打孔灌根、挂滴袋的方式保障水源充足,为植物“消暑解渴”。

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城市管理部门还采用遮阳防护措施,为城市绿化植物打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园林绿化工人们精心搭设了特制的遮阳网,为植物撑起一把把“遮阳伞”,有效过滤强烈阳光,减少水分蒸发,防止灼伤植物。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还派出工作人员迅速清理清除林下、绿地内枯枝败叶、杂草,降低因枯叶引发的火灾安全隐患;市、区相关部门出动人员开展巡查,每日不间断地对抗旱保苗浇水、设施完善、植物生长、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