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刑警赵书杰:寻亲家庭心中的“天眼神探”
2025-08-19 20:24
想在茫茫人群中找到失散的亲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为了帮助失散亲人的家庭团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视频侦查支队案侦一大队教导员赵书杰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创新,总结提炼了“儿童跨龄查找”技战法,即亲缘人像比对技术,让离散亲情团聚。
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破案技巧
赵书杰的日常工作是借助已有案件资料,寻觅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明确其身份,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指明方向。
在赵书杰看来,视频最为直观、真实,而他作为刑警就是要在海量的光影中挖掘案件的真相。
通过刻苦钻研与实战锤炼,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侦查研判的各类技巧,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为视频侦查、案件研判等方面的专家骨干,多次被公安部刑侦局抽调参与集中会战。
2024年2月,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地接连发生摩托车被盗案。
民警侦查发现,这一系列案件是由2名犯罪嫌疑人流窜作案,但由于嫌疑人夜间作案且全程戴头盔,难以明确其身份。
接警后,赵书杰立即组织警力对该两名嫌疑人展开侦查研判,但鉴于条件限制,明确嫌疑人身份困难重重。
于是,他转变思路,安排警力重点排查近几年有盗窃摩托车前科的人员,力求以从人到案的方式取得突破。
在对两名嫌疑人的体貌体态进行反复审看后,他感觉这两名嫌疑人似曾相识,怀疑应为之前被他打击处理过的陈某、柏某。
经一系列的深入分析研判,警方最终确认陈某、柏某系该系列案嫌疑人。两人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该系列案成功破获盗窃案件数十起,为群众挽回财物损失5万余元。
“快破大案,多破小案”,正是赵书杰始终坚守的工作理念。
据统计,近几年他已运用专业技能研判并支撑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
侦破重大案件30余起
“侦查破案乃刑警的天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苦、再累都值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做的。
2023年,重庆一县城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在当地引发较大的社会影响,赵书杰带队前往案发地开展侦查研判工作。
由于作案人反侦查意识极强,采取多种伪装手段,致使现场无法获取嫌疑人清晰图像,也未发现其他线索。
赵书杰与同事们调取了案发地周边的海量涉案资料,反复分析,排查可疑人员,并结合案侦需求多次开展现场复勘。
因连续多日熬夜,身体疲惫,赵书杰不慎滑下崖坡,身上多处被石块划伤,血流不止。
在前往医院清洗伤口后,赵书杰即刻继续投入案侦工作。经过细致分析研判,扩大工作范围,循线追踪,终于捕捉到嫌疑人线索,进而明确了嫌疑人身份,为案件侦破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案只是他辛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参与侦破重大案件30余起,他过硬的侦查研判业务技能发挥了关键作用,多次立功受奖。
为被拐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人民好警察,为民办实事”,今年7月,失踪36年的徐海龙父母来到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感谢赵书杰助力家庭团圆。
长期以来,对于那些在孩童时期就和亲人失散的群众,容貌变化成为他们寻亲相认的一大难题。
基于亲属之间部分特征相似度会相对较高的情况,赵书杰主导研发设计“儿童跨龄查找平台”,创新探索出了“儿童跨龄查找”六大技战法,总结了查找被拐儿童要具备的“决心、恒心、信心、耐心、细心”的“五心”心得,点燃许多寻亲家长的希望之火。
2021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赵书杰负责牵头重庆市被拐儿童查找的技术比对工作,他常常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比对研判工作中。
他时常告诫自己,多付出一些时间,或许就能早一天帮助他们找回孩子,让一个家庭早日团圆、亲人相聚。
行动以来,赵书杰比对研判了1000余名被拐失踪儿童照片,为群众找回178名失踪被拐儿童,找回失踪被拐人员时间最长达66年,找回年龄最小的为刚满百天的婴儿。
特别是在工作中,先后找寻到部督案件被拐儿童郭某某(电影《失孤》原型)、孙某(电影《亲爱的》原型)、山西大同被拐儿童李某某、广州被拐儿童徐某某等,赵书杰也成为了寻亲家庭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天眼神探”。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