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困境儿童成长之路,秀山开展了这些创新实践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8-19 14:10

近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关爱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社会力量,为260余名儿童,带来“情绪管理课”与“礼仪实训营”,帮助儿童掌握社交密码,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助力儿童成就精彩人生。这是秀山“边城护苗”项目中的一个缩影。像这样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的“处方”,还有普法课堂、红色教育活动、安全实训等。

“守护儿童就是守护未来,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笑容。”近年来,秀山加强“边城护苗”,创新探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365关爱模式,为全县困境儿童编织起全天候、全方位的守护网络,在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方面提供了“秀山样本”,彰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温度。

高位推动:织密困境儿童保护网

为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秀山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专班,将困境儿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政策护航,指引服务规范运行。秀山制定“边城护苗”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方案,完善困境儿童突发困难帮扶、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社会融入支持等配套方案,引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规范化开展。

三级联动,专业赋能服务力量。着力加强服务能力,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成立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立健全儿童主任津补贴制度,定期举办儿童福利工作者业务能力培训班。

多方筹措,筑牢资金蓄水池。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福彩公益金倾斜、慈善捐赠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整合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资源组建“护童联盟”,设立儿童关爱服务资源库和困境儿童关爱基金,引进儿童关爱保护类公益项目。

模式创新:365天精准关爱不停歇

秀山创新探索的“365关爱服务”模式,以“三个机制、六项清单、五大行动”为核心,着力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效。

健全即时响应机制、分类关爱机制、儿童工作者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三个工作机制”。困境儿童关爱智慧化服务平台,通过实时呼叫响应、行动轨迹查询、健康监测等一系列举措,让服务资源与儿童需求得以精准、高效匹配。儿童主任成长平台则推动关爱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建立思想引领、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生活帮扶、家庭教育、素质提升“六项服务清单”,各服务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内容、实施路径和成效指标,确保关爱服务落地见效。

聚焦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发力“五大专项行动”。“青苗行动”精准排查,建立困境儿童动态数据库;“扶苗行动”深化生活关爱,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和特殊困难帮扶;“助苗行动”,推进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提质;实施心理关爱“润苗行动”,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陪伴,为困境儿童构筑心灵防护屏障;“护苗行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品牌赋能:打造没有围墙的关爱家园

品牌引领拓展成长新空间。秀山因地制宜积极培育本土关爱服务品牌,拓展困境儿童活动空间,构建起全域关爱服务矩阵。

培育“村头亲戚”品牌,聚焦群众个性化需求,制定帮扶方案,实现群众诉求即时响应。

培育“村头青绿”品牌,逐步壮大本土社会工作服务队伍,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化可持续服务。

培育“育见未来”品牌,组建家庭教育流动讲师团、专家智库等队伍,建立“毓秀父母学堂”,开展队伍提能、阵地提质、家长赋能三项行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培育“秀芽心悦”品牌,通过阵地化服务拓展成长空间。依托县青少年服务站,接入多方资源,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亲子互动等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农家大院等空间,建设儿童关爱服务联合体,打造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阵地。更在兴隆坳农业园区建立儿童关爱服务综合示范基地,提供生活、住宿、培训、农耕体验、研学实践等服务;结合园区特色开发“田园课堂”等实践课程,提升儿童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融入能力。当地丰富的文化、红色资源也被转化为关爱服务研学基地,在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儿童的社交、生活与认知能力。

从高位推动制度保障,到打造“365关爱服务”模式,再到遍地开花的关爱服务品牌与空间,秀山正全力为困境儿童搭建一座坚固而温暖的“边城”。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