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里的“枫桥”温度:重庆 “国枫所”战高温护民安见闻
2025-08-19 17:11
入伏以来,重庆持续高温,最高气温接连突破40℃。在极端天气下,重庆公安如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全国公安机关第四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重庆已被命名的“国枫所”,看基层民辅警如何用汗水浇灌平安,在巴渝大地绘就一幅幅警民同心、共筑平安的动人画卷。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派出所:
赶集场上的“反诈大礼包”
时间:10:30
地点:中益乡场镇集市
温度:38℃
烈日当头,中益派出所“警务摊位”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让您点陌生链接转钱,都是诈骗!”民警操着方言,用冒充客服、刷单诈骗等案例拆解诈骗陷阱。
▲石柱中益派出所开展“警务赶集”宣传反诈知识。
这是中益派出所利用赶集日开展的“警务赶集”活动。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可疑转账识别技巧,村民们通过“反诈大闯关”游戏提升防骗意识。“拿不准的第一时间找我们!”民警的喊声穿透热浪,将安全种子深植乡土。
随着赶集的结束,民警们也赶紧“收摊”。因为,他们还得趁“热”送知识。“太阳最大时,出门人最少,最不容易跑空。”据中益派出所民警介绍,针对暑期青少年安全,驻村民辅警将对回村青少年“一对一”上门进行防溺水宣传。此外,民警还会利用傍晚农闲时间,走进农家院坝,组织纳凉群众、避暑游客召开院坝会,讲解防溺水、森林防火等知识。
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
“汗”卫景区 执法有“度”
时间:13:50
地点:戴家巷景区、八一路商圈
温度:42℃
走进戴家巷景区,热浪瞬间裹挟全身。入口处,大阳沟派出所民警赵江泽正站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疏导人流。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黝黑的脸颊滑落,洇湿警服,更有汗珠顺着帽檐砸向地面。“您好,洪崖洞请往这边走,注意脚下台阶!”面对问路的游客,李强一遍遍耐心指引。
离开戴家巷,走进同样人潮涌动的八一路商圈,温情的一幕正在上演:民警张潇正奋力帮老板挪动挡在路口的冰柜。“小心烫!”老板话音未落,张潇的胳膊肘已蹭到滚烫的铁皮柜上,瞬间红了一大片。“没事!”他甩甩手,又发现店门口被晒得塑料发黏、线头裸露的插线板。“老师,这可不敢再用!赶紧拔了!”张潇神色严肃,随即进行防火用电宣传,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渝中大阳沟派出所民警张潇正在帮景区商户搬运冰柜。
面对当下暑期旅游旺季,大阳沟派出所主动对接街道,合力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疏导人群、查处游摊、整治乱象,在秩序维护中彰显“人情温度”,让游客安全感受不断“升温”。
渝北区两路派出所:
老城区的“反诈越野赛”
时间:14:10
地点:两路街道某无电梯居民楼
温度:43℃(楼道内温度超过50℃)
“辖区居民可能正遭电信诈骗!”两路派出所,反诈预警指令突响,民警赶紧电话联系预警对象却无人接听,于是民警祝子林、张云决定驱车赶往其家中。下午2点多,60℃的警车内,民警紧贴滚烫的座椅一路疾驰,而等待他们的还有7层的楼梯。楼梯上热浪翻涌,警服瞬间湿透,敲门却无人应答……
“预警对象正前往银行!”接到提醒,二人转身冲下楼梯,汗珠一粒粒地砸落台阶。银行内,当事人正按诈骗分子诱导准备转账,民警一把夺过手机挂断,终于成功拦截了这起诈骗。
随后,二人将其带回派出所,反复剖析骗局,安装国家反诈APP。而此时,预警指令再次响起——在这95%为无电梯单体楼的老城区,又一场“反诈越野赛”开始了。这也是两路派出所保持三年预警“零发案”的日常。
▲渝北两路派出所组织民警上门开展反诈宣传。
万州区龙都派出所:
烈日下的“民生小案”快破记
时间:16:10
地点:龙都广场周边
温度:43℃
“警察同志,我的外卖车被偷了!”美团骑手张某指着空荡荡的停车位几近崩溃——车上租用的锂电池是他谋生的“饭碗”。
张某送餐至龙都广场附近时,为图方便将钥匙放置在车盒内便去送餐,返回时车已不见。龙都派出所接警后,民警何苗、王家豪立即赶往现场调取监控,锁定销赃点为某电动车行。但找到车时,核心部件已被拆除。
看着张某因无法继续工作陷入焦虑,二人顶着烈日沿嫌疑人轨迹徒步走访三小时,终发现重要线索:嫌疑人销赃后乘网约车至万州区火车站。随后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最终锁定外省籍嫌疑人冉某。
次日,民警何苗、骆秋成驱车奔赴外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连夜审讯追回部件。当张某重获谋生“饭碗”时,两件警服上已析出层层盐霜。
▲万州龙都派出所民警何苗将被盗外卖车返还给骑手。
“民生小案关系百姓生计,再热也要快侦快破。”龙都派出所所长表示,针对高温季电诈高发特点,所里还组织民警深入友豪万商城等市场,开展浸润式反诈宣讲,增强商户“免疫力”。
涪陵区敦仁派出所:
老楼里的“攀登者”
时间:18:30
地点:敦仁街道老旧社区
温度:39℃
“张阿姨,您孙子的居住证办好了!”民警李姐喘着气递过证件,顺手帮老人更新反诈APP。她手中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302独居老人需送犬证、401室需进行燃气安全检查……
689户门被敲响,46件证件送达,23条民声被收集……三个小时里,辅警小王的制服反复被汗透又烘干。“周二人最全,得趁此讲透防范知识!”嗓子沙哑的他婉拒居民递来的冰水,往上一层爬去。
▲涪陵敦仁派出所开展高温送证上门便民服务。
这是敦仁派出所每周二雷打不动的“高温送服务”行动——50余名民辅警徒步攀爬无电梯老楼,开展走访登记、隐患排查、反诈宣传、养犬指导等服务。老旧楼道里攀登的藏蓝身影,就这样在酷暑中用脚步丈量枫桥实践。数据显示,该行动开展以来,辖区夏季安全隐患同比下降40%,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
水上分局磁器口派出所:
筑牢嘉陵江上的“立体防线”
时间:18:50
地点:中渡口码头
温度:38℃
嘉陵江畔人潮涌动,民警肩灯闪烁。方舟救援队巡逻艇犁开江水,喇叭声穿透夜幕:“江中游泳群众请上岸!”这是磁器口派出所每日部署的2/3警力开展的防溺水勤务。
“对未携带救生装备及未成年人一律劝导上岸,发现情况第一时间调度救援队船艇前往!”这句话总在每天17:00的勤务部署会上被反复强调。随后队员们分组展开巡逻劝导工作:救援艇动态巡查重点水域;4个码头设置固定劝导点;无人机沿江扫描;移动警务站循环播放警示语……
▲水上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在中渡口码头开展防溺水安全劝导。
在中渡口码头,还有不少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紧盯江面,连成一道安全“红线”。“夏天江水急得很,晚上人又多,尤其是小孩多,的确很危险。我们天天盯守,劝阻了很多准备下水的群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志愿者自豪地介绍道。
据了解,入夏以来,磁器口派出所严格构建“船巡+步巡+空巡”立体防控体系,确保“岸上有人看、水中有人巡、危险有人救”,安全无死角。
綦江区文龙派出所:
綦江河岸的“生命守望者”
时间:19:00
地点:綦河 沿岸
温度:38℃
“带好救生设备!”晚霞染红河水,喇叭声穿透热浪,“虹桥义警”的红袖标在岸边流动——这是由文龙派出所联合区泳协、义善志愿者协会组建的队伍。
“2018年成立至今,我们已参与救援50余人。”义警队长指着河面说道。今年夏季,他们实行“巡逻+值守”模式,在清晨、傍晚、夜间等重点时段,由派出所民辅警带领9-10名义警分三组,沿3公里河岸线巡逻播报安全提示、制止危险行为。
▲綦江文龙派出所民警带领“虹桥义警”队员在綦河开展巡逻。
2022年,“虹桥义警”被授予“重庆市见义勇为英雄团队”;2025年以来,成功救援溺水群众7人,排查并整改涉水隐患5处。如今,队伍已发展至400余人,成为綦河两岸一道让人安心的风景。
九龙坡区九龙派出所:
“枫桥卫士”绘就警民同心平安图
时间:20:00
地点:九龙坡区背街小巷
温度:39℃
夜幕降临,九龙派出所民警赵丽与“九龙义警”队员的身影出现在热浪未散的背街小巷,开始今晚的巡逻任务。这支由200名社区党员、退休职工、商户代表组成的义警队伍,是九龙派出所践行“枫桥经验”的鲜活名片。
▲九龙派出所民警带队巡逻时开展治安防范宣传。
“警官,坐下歇会儿再走!”看着从自己店前经过好几次,早已满头大汗的巡逻队伍,烧烤店李老板热情招呼。他手臂上正戴着醒目的“治安卫士”红袖标——这是九龙派出所的创新之举:为辖区餐饮店负责人配备印有报警电话的红袖标,遇食客争执可先期调处。“有我们在,绝不让矛盾升级!”李老板自豪地说道。
晚上10点,九龙派出所民警带领义警队员仍在巡逻,依然不变的还有空气中蒸腾着的热浪。整个夏天,这群“藏蓝警”与“志愿红”就这样化身“流动哨”,穿梭在热浪中,筑牢治安防线。
截至今年8月,辖区盗窃警情同比下降35.7%,5起酒后冲突被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副所长黄涛表示:“‘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依靠群众,高温下的平安更需要警民携手守护。”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