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行道树,为何围上“绿肚兜”?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05 12:55

7月4日一大早,有杭州市民向潮新闻报料:古翠路德悦海鲜大酒店门口,一排行道树无一例外兜上了“绿肚兜”。

市民想知道这是干啥用的?

记者随即去了现场。

走近观察,“绿肚兜”是一个绿色的编织袋,靠近树根。

里面装着满满一兜液体,足有十来斤。

▲行道树穿上的“绿肚兜”。章卉/摄

“这种方法叫滴灌。现在是抗旱保绿的关键时期,这种方法就会被用上。”随后,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出解释。

夏季高温,树和人一样,需要补水。过去人工或者洒水车浇灌,水可能还没渗透到树根就蒸发掉了,滴灌直接将水输送至根系土壤,节水率达30%到50%,尤其适合杭州丘陵坡地(如西湖周边山地)防止径流。

▲许多行道树都穿上“绿肚兜”。章卉/摄

西湖区城管局绿化园林发展科科长邢小明进一步解释,养护人员晚上会给每棵树装满“一肚子”水,袋子底下是有小孔的,会慢慢渗漏。第二天如果看到水袋子瘪了,养护人员会再续水,不会让树木缺水。

邢科长表示,挂水袋比较适合像银杏、珊瑚朴、紫薇这些蓄水量大的行道树。

同样在西湖区,位于下宁巷与保俶北路交叉口的西溪公园内,记者发现工人们正在烈日下搭遮阳网。

“针对新栽种的植物,或是杜鹃这样低矮的灌木丛,我们都会给它搭一个遮阳网,避免高温直接灼伤,减少水分蒸发。”邢科长说。

据悉,除了洒水车、夜晚浇灌、滴灌等常用方法,杭州还尝试通过水位传感器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滴灌方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都是让杭州保持山青水绿。

来源: 潮新闻  
编辑: 朱婷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