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4小时监测!重庆11994处风险隐患布设5万余台智能监测设备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尹诗语 实习生 马厚雪

2025-05-16 10:54

5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重庆市构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体系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

会上,记者获悉,重庆正在开展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相关规划工作。有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水平?

为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鞠广介绍,将通过优化规划,不断提升我市安全韧性水平。

▲鞠广。记者 尹诗语 摄

在严守底线方面,夯实国土空间安全底座,撑起城市发展“保护网”。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耕2664万亩耕地和20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92万平方千米,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避免灾害风险源与建设空间重叠,全面锚固城镇高质量发展基础。

在规划统筹方面,加强多跨协同和数字赋能,构筑综合防灾减灾“护城河”。制定《重庆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将防灾减灾、生命线工程等相关专项规划纳入目录清单,协调行业部门在编制完善专项规划中落实安全韧性要求。构建危岩地灾、高楼消防、应急避难等12个数字化场景和小流域地灾、渝耕保、城市规划统筹等数字化应用,实现跨部门方案协同和信息共享,避免新建项目空间打架。将防灾减灾类与生命线工程类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明确用地范围和管控要求,对应急避难场所、消防设施等建设项目予以空间保障。

在灾害防控方面,构建地害风险预警体系,打造韧性城市“防护盾”。 重庆山地丘陵占市域面积的90%,地质条件脆弱叠加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我市坚持条抓和块统相结合,构建“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牵头、行业部门分兵把守、基层组织、全民参与”的危岩地灾联防联控新格局。形成了市级以小流域、区县级以微流域为单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机制,可根据气象、降雨、地质等多因素判定风险区和风险等级,切实织密地灾风险预警“一张网”。对11994处风险隐患布设智能化监测设备5万余台,实现应监测、尽监测,全天候24小时监控风险隐患变形情况,实时传输数据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能立即发出告警信息。联通应急广播6.2万余组,建成无人机机场10座,安装视频监控设备4298个,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2024年成功预警和处置地灾灾险情37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869人。

接下来,重庆还将通过规划评估工作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完善规划空间协同机制,分类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