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轮上的守护
2025-04-02 18:56
“当前昼夜温差大,加上库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容易形成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一定要严格遵守《长江干线恶劣气况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规定》,风力达到5级或对岸岸线看不清时禁止开航……”4月1日,万州新田海事执法人员正在渡船“龙渡89”轮举办“长江船员流动课堂”活动,向船员和乘客们普及渡运安全知识。
▲执法人员正在为大家普及安全知识。重庆海事局供图
“龙渡89”是连接重庆市万州区高峰街道、龙都街道与新田镇的唯一渡船,两个街道比邻而立,与新田镇相对坐落于长江两岸。这里没有跨江大桥,两岸居民往来若乘车得绕行2小时之久,但是“龙渡89”却只需10分钟便能划开碧波,完成“天堑变通途”。
虽说现代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乘坐渡轮的人少了,但对于老一辈人而言,乘坐了30多年的渡船,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龙渡89”的船主兼驾驶员潘福树是位壮实黝黑的汉子,龙都街道九龙村人,54岁的年纪已有了30多年的渡船驾龄。
“从祖上算起到我这儿,已经是四代人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除了“跑船”,其他的啥也不会。
但即便如此,安全仍然是他非常重视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上行500米、下行1000米、横江看不到对岸。”
“主动联系、主动避让。”
......
每次海事巡逻艇还未靠好,他的“金句”就已经飘了过来。
每天清晨出航前,潘福树都会按照新田海事执法大队的要求,对“龙渡89”的灭火器、救生衣等消防救生器材进行清查,对高频通信电话、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助航设备进行调试,对发动机、发电机、车、舵、声号等航行设备进行检查,做完这些后再填写好新田海事执法大队拿来的新版《船舶开航前安全自查清单》。
当一天的航程结束时,他还会再走一遍流程,再做个大扫除,维持“老伙计”的“光鲜”。
70多岁的高峰街道朝阳村居民张源全老人是“龙渡89”的老顾客了,这些年几乎每个赶场日他都不会缺席,只要是看见海事执法人员上船检查,他都会拉着他们的手夸赞道:“你们该给老潘发个奖,他开船比我走路还稳当!”
每逢赶集日,背篓里装满时鲜蔬菜的老人们早早候在码头,他们熟稔地把菜筐码好,顺手帮年轻妈妈照看孩童。当江风卷起浪花,总有海事巡逻艇如约而至,用扩音器提醒“注意横风”,为这艘渡船筑起无形护盾。
“老潘,新出的《涉客船舶船员行为规范(试行)》我给你划重点啦!”这天,新田海事执法人员何博举着做满标记的文件跨上跳板。
“虽然你平时都做得挺好,但还是要好好学习对照自查一下。你看,《规范》分总则、一般要求、行为规范、行为管理……”何博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潘福树,手把手教他学习起来。
潘福树也赶紧掏出眼镜戴上,认真看着的同时嘴里也嘟囔着“开船不沾酒,雾重不逞强,风大不开航。”
这样的场景每个月都在上演。
海事执法人员带着最新法规登船,手把手教导操作航行设备,自费添置警示标识,半跪在舱盖上喷涂“危险密闭空间”字样……潘福树常说,他们不像执法人员,倒像是自家侄儿。
“呜……”随着开航的号声再次拉响,在这条老旧的渡轮上,海事的执法人员们正将守护安全的承诺融入每一次细致的工作中。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