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菊花寄哀思 云端祭扫颂英魂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范传龙

2025-04-02 18:53

清明将至,为赓续红色血脉、倡树文明新风,4月2日,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柏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动居民议事会,组织辖区居民以手工折菊、云端祭扫等文明方式,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手工体验与数字化祭扫相结合,让红色传承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

素手执素绢,巧心承匠心。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居民议事代表志愿者通过“文化讲堂+手作实践”的创新形式,带领居民追溯清明插柳、祭扫踏青的千年民俗,解读手工折菊承载的哀思寄寓。指尖翻飞间,原本素白的绢布逐渐舒展成花瓣层叠的“永生菊”,参与者们在感悟传统手工艺魅力的同时,更将慎终追远的情怀编织进每道褶皱。

祭扫“云”上行,哀思代代传。活动第二阶段,大家登录中华英烈网,手持自制的素雅绢菊完成“云献花”“云鞠躬”“云寄语”仪式。留言板上,“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们会永远记得您!”“英雄精神永垂不朽!”等真挚话语不断刷屏,传统祭祀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的交融,让清明追思突破时空界限、焕发崭新活力。

“这场活动既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是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活动负责人表示。现场不少亲子家庭表示,这种沉浸体验+云端互动的模式,既让孩子感知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厚度,又引导他们以绿色文明方式传承家国情怀。活动尾声,代表们还向居民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大家以鲜花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方式寄托哀思。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付爱农 主编: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