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黑科技”为应急救援搭建“信息走廊”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2025-01-13 19:24

极端灾害大尺度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情况下,如何为应急救援建立“信息走廊”?灾情信息员一头连着灾害现场及受困民众,一头连着后方指挥调度,如何有效发挥信息传输作用?1月13日,记者获悉,一款针对灾情信息员的智能应急信息服务亭系统(以下简称“服务亭”)将在全国范围内投用。

研制该系统的重庆邮电大学超视距可信信息传输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国军介绍,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专门研制适用于基层部署、面向灾害信息员的服务亭,可预先部署于潜在灾害村镇。一旦灾害发生,灾害信息员就可以通过操作,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并组织指挥灾民自救互救,有效解决重大灾害救援“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小时”难题。

▲智能应急信息服务亭系统。受访者供图

如何在“三断”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李国军介绍,服务亭由信息传输设备、应急警示设备、供电设备等组成,集成有短波电台、WIFI接入点、北斗终端、FM广播发射台,能够自动实现信号转换,可作为保底通信设备使用。考虑到乡镇的具体情况,设计有手推式、摩托车式,具有机动性能强、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以及续航能力强等特点。灾情信息员可通过操作手机等设备接入该服务亭的WIFI,与外界及时恢复通信,达成各方信息共享与汇聚,打通专业队伍、受困民众、指挥机构之间的通话渠道,以保证信息稳定高效与资源统筹调度,进而科学施救、精准施救、高效施救。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郭晓静      审核: 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