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察故事|社区民警席江丰:组织“义警”队伍 建起联调驿站……他有一套社区“治理经”
2024-11-21 17:01
10月底,渝中区袁家岗社区的居民遇到一件烦心事——社区里有一位好心人廖大爷,喜欢收养流浪猫,在自家屋里收养了10多只流浪猫,猫叫声和异味,让周围的邻居很是烦心。为此事,邻居们纷纷找到廖大爷商量,老人家却根本不理会。无奈之下,大家找到了渝中区公安分局大坪派出所社区民警席江丰。席江丰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跟老人谈心,最终让老人答应只留下两三只猫咪,其他的都赠予了他人。
看似一起很小的邻里矛盾,其实就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而当了12年社区民警的席江丰,对社区治理有一套他自己的诀窍。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安全
“坪”安义警功劳不小
现在,袁家岗社区的居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支戴着红袖标,身着制服的队伍走街串巷,他们就是席江丰组织起来的“‘坪’安义警”。
“我所在的袁家岗社区企业不少,小区也都比较老旧。”袁家岗社区面积不大,仅有0.28平方公里,企业多,小区相对老旧,再加上地形不平,坡坎较多,社区治安环境比较复杂。
如何才能增强社区治安防控能力,一直是大坪派出所和作为社区民警的席江丰思考的问题。
在“两队一室”警务改革中,渝中区公安分局大坪派出所在袁家岗社区设立了社区警务室,席江丰每天的工作从常驻派出所,变成了常驻在社区里,从下社区变成在社区。
可是席江丰发现,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我发现辖区里企业众多,我就想着能不能将企业的保安力量也利用起来。”
说干就干,2023年,席江丰主动联系了辖区企业和小区物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最终建立起一支由企业和物业保安、社区工作人员、袁家岗社区警务室、小区热心群众等组成的“‘坪’安义警”。
“成立这支‘义警’队伍,是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来,从而增强社区群防群治能力。” 席江丰说到,为了不增加大家的劳动量,他还精心设计了“义警”队伍的工作。
例如保安等,除了日常的企业和小区巡逻外,仅增加了部分企业周边和小区周边的巡逻工作,而热心群众等,主要作为机动力量,参与到突发事件处置、矛盾纠纷化解等事情中。
家住新东福小区的居民姜明望就是“坪”安义警队伍中的一员,平时性格外向的他,喜欢助人为乐,得知社区成立“义警”队后,主动报名加入了其中,负责化解矛盾纠纷。
前不久,小区要统一更换一批电表、水表和燃气表,有部分居民就不理解、不支持。姜明望得知后,就与席江丰和其他“义警”队员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与居民沟通,解释换表的原因等,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了小区换表工作。“能帮上大家,我感觉很有意义。”姜明望说。
“接下来,我们还将吸纳更多的群众加入到‘义警’队伍中。”席江丰说,“‘坪’安义警”运行1年多来,对社区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未来他想吸纳更多热心群众加入其中,一方面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另一方面也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等。
据统计,“坪”安义警队伍成立不到两年,袁家岗社区已分片区组建“义警”队伍3支,队员40余人,灵活机动地对街边门市、居民楼、老旧小区、社区花园、重点区域展开巡逻防控上千人次,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0余处,“义警”队伍后,当地社区摩托车盗窃、夜间扰民以及治安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了46%。
建起联调驿站
他将多方力量汇聚起来更好化解矛盾纠纷
作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矛盾纠纷化解尤为重要。
在“义警”队伍组建后,席江丰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义警”队伍参与到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矛盾纠纷,需要更加专业力量的介入才能很好地化解。
“例如一些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涉及专业知识,这些问题就需要更专业的人才。”
那么这些专业人才哪里来呢?席江丰想到了一个办法:组建一个联合调解驿站,汇聚多方的力量共同来化解矛盾纠纷。
其实类似的联调模式,在我市也不少见,但都是以街道、社区等为主导。“我想建立一支以公安民警为主导的队伍,凸显警察的公正性,让群众更加信任、信服,从而起到更好的调解效果。”
在席江丰组建的联调驿站,除了他自己,还有社区工作人员、辖区热心群众以及驻站公益律师。
例如廖大爷收养流浪猫的事情,为缓解邻里关系,席江丰就将大家邀请到了警务室的联调驿站面对面交流。
原来,大家从廖大爷的叙述中得知,他是因为一个人生活感觉有些孤单,所以才收养了流浪猫咪陪伴自己。
“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廖大爷需要陪伴的情况表示认同,而廖大爷也认识到了自己收养流浪猫的行为对周遭邻里造成的不便,所以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同意廖大爷收养几只流浪猫,而多余的流浪猫由廖大爷赠予他人抚养。” 席江丰说,原本廖大爷和邻居们因为此事闹到了见面就吵的地步,现在大家把话说开了,邻里关系也重归于好。
“纠纷调解不能光讲大道理光讲法律,必须要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想办法。小矛盾如不及时化解,积怨久了,很可能酿成大祸。”席江丰常说,真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己人,社区警务工作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思想说通了,很多工作就好开展了。
据统计,联调驿站从2023年8月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邻里矛盾纠纷3起,涉企矛盾纠纷8起,家庭矛盾纠纷17起,其他矛盾纠纷30多起。
对社区了如指掌
他将社区居民当亲人,赢得大家认同
作为社区民警的席江丰,在日常工作中也是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刚到袁家岗社区,他就花了2年时间,分类建立起辖区独居老人等多类别需特殊照顾人群的基础工作簿册。只要翻开簿册,相关人员姓名、年龄、地址、联系电话、需求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此外,席江丰还走遍了社区的“犄角旮旯”,对社区内堡坎、涵洞、围墙、易滑坡地段、化粪池、天桥、变电设施、公交车站等重点部位,全部一一建立详细簿册档案,作为平时巡查防控的重要点位。“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反应。”
社区里有一个8岁小男孩小李(化名),因母亲离世,父亲组建了新家庭,他跟着外婆生活。
而平时,小李的外婆由于年事已高,很难辅导小李的功课,席江丰得知后就非常关心小李的生活,除了定期去看望祖孙俩外,还经常将小李带到警务室进行一对一的功课辅导。
辖区内曾经还有一位赵大爷,孩子在外打工,离婚后他独居在袁家岗社区。孤单时他就喜欢拨打110报警电话找人聊天,甚至1年拨打过上千次110报警电话。
席江丰得知此事后,随即利用入户走访、日常巡逻和下班后空余时间去看望赵大爷,陪他说说话。“后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不打电话过去,他就打电话过来,最多时一天打十好几个,聊的都是家长里短,一直到大爷过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止境。”席江丰说,作为转业军人的他,参军时护国卫疆,在警营就办实事,为民服务。也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让他成了群众贴心人,群众也待他如亲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