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72岁重庆南站挥别最后一趟“慢火车”
2024-06-14 15:21
6月14日上午10时20分,随着汽笛声的响起,5612次列车缓缓驶出重庆南站。因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改造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5612次也是最后一次从重庆南发车,重庆南站至江津站区段将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只办理货运业务。
重庆南至江津区段仍有货运列车运行
成渝铁路是连接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1950年6月15日在成都举行成渝铁路开工典礼,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505公里,贯穿重庆腹地,途经人口稠密的16个县市。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南人民近半个世纪的铁路梦成为现实。2022年6月20日起,因重庆站(菜园坝火车站)站场改造,5612次列车改由重庆南站始发,它方便了沿途居民的出行,在脱贫攻坚、拉动沿线经济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位于九龙坡区的重庆南站于1952年建成投用,是重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当日早上8点过,不少市民就来到这里拍照、打卡留念。
“我们是专门约着来坐最后一趟车的。”陈阿姨是铁路退休职工,重庆南站对她而言,有着非常难忘的回忆,听说这趟慢火车就要和重庆南站告别了,她特地和老同事们来坐。
“今天是5612次列车最后一次从我们段管内驶过,大家要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送别我们的‘老伙计’,站好最后一班岗……”重庆南线路工区工长陈柯良正在进行排班点名,声音中透露着些许的不舍。当天他们的任务是对重庆南站部分线路进行设备巡检,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从入路以来我就一直在重庆南线路工区工作,从开始的青涩一步步走到现在,5612次列车算是见证了我的成长,无数次风里雨里目送它从面前驶过,它代表着‘走出去’的希望,而我们养护的就是这样一条希望之路,每每想到这些,其实心里是非常骄傲的,它已不单单是一趟列车,更像是无时无刻陪伴在身边的老友一样。”重庆南线路工区班长唐华谈起心目中的5612次列车感慨地说道。
重庆南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严行平称,虽然重庆南站至江津区段将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但仍有货运列车在该条线路运行,所以大家的工作态度不能丢、作业标准不能降,仍会严格按照标准对相关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查,并将设备隐患录入病害系统,合理安排计划对各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线路质量良好。
改造后将开行公交化和旅游列车
据了解,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成渝铁路5611/5612次“慢火车”运行区段由重庆南至内江调整为江津至内江,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
此次扩能改造的是重庆站至江津段,全长61公里,改造项目在充分利用既有单线的基础上,采用沿既有线增建二线、增设车站、九龙半岛截弯取直的方式进行,建成投用后,可覆盖人口约127万,平均站间距缩短至4公里左右,将充分发挥市域铁路公交化功能,开行公交化和旅游列车,成为沿线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中铁二局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工程站房标段常务副经理陈聪介绍,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共设13座车站,其中新建圣泉、西彭、钓鱼嘴、黄桷坪、鹅公岩5座车站,改建江津、黄磏、铜罐驿、小南海、伏牛溪、茄子溪、义渡古镇(现大渡口站)、重庆8座车站。
此次改造工程路地双方将充分融合铁路文化、地域文化、建筑艺术,既做到“合而不同、全线一家”,又体现“一站一风景、站站有特色”,每一个站点表现一个主题,围绕红色基因、开路先锋、精神家园等主题共同讲述成渝铁路历史故事。同时,在候车室、进出站通道、跨线通廊等适宜点位,将采用铁路元素或军工元素抽象图案做成的拼贴装饰、壁画、浮雕等墙体立面文化展示;在站前广场等位置,将陈列铁路元素物品,开路先锋雕塑等;保留老成渝铁路既有房屋,通过展示机车、铁轨、既有设施设备、筑路工具零部件等实物,打造成渝铁路文化教育基地,实现传承历史文脉的功能定位。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建设指挥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先期工程于2020年12月25日动工,重庆站于2022年6月20日停用,重庆南站至江津站间于2024年6月15日停办客运业务,至此进入全面开工阶段,在建设施工期间铁路货物运输将不受影响。
据了解,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部署要求的有效举措,可充分发挥铁路快速便捷、绿色环保优势和骨干作用,对于盘活既有铁路资产,促进城区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