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重庆有五大核心优势
2025-09-30 17:25
重庆提出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但从产量上看,2024年和2025年前8个月,重庆都只位居全国第五。这个产量,能否支撑起如此宏大的产业雄心?毕竟,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之都,如底特律、斯图加特、名古屋,无一不是以庞大的产销规模和悠久历史而闻名。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之都”定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量竞赛。它更关乎面向未来的技术主导权、生态构建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在这一全新的维度上,重庆的产量排名并非弱势,反而是其厚积薄发的战略性选择。
笔者梳理了一下,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重庆有五大核心优势,可释放出重塑产业格局的巨大能量。
第一,高端市场领导力。
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问界M9,自推出以来连续18个月稳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在该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达约70%。长安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12,也迅速在40万-60万元智能轿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问界M9的统治力是独一无二的。面对传统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以及特斯拉Model X/S、理想L9等强劲对手,问界M9以其卓越的智能驾驶、鸿蒙智能座舱和“智驾天花板”的口碑,实现“断层式”领先。这并非依靠低价走量,而是凭借核心技术和产品力,直接挑战并重塑了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品牌格局。相比其他城市如上海有特斯拉、深圳有比亚迪仰望,问界M9代表的“重庆智造”在高端市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目前在单一车型上无人能及,展现了极致的品牌向上能力。
第二,极致的“车路云一体化”与补能网络。
在智能网联的“终极形态”——“车路云一体化”领域,重庆建成智慧路口561个,覆盖车路协同道路763公里,开放复杂场景测试道路2357公里。更重要的是,重庆拥有全国最复杂的城市路况(山地、多桥、多隧道),为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供了海量、高难度、高质量的真实数据。在补能方面,建成超充站1556座(计划2025年底超2000座),在省级层面率先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充或快充设施全覆盖,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许多城市在车路协同领域都有投入,但重庆的“复杂场景测试”能力是其独特优势。与平坦、相对简单的城市路况相比,重庆的地理环境为自动驾驶算法提供了更严苛、更具挑战性的“天然考场”,这对于提升自动驾驶的泛化能力至关重要,吸引了大量AI算法公司和开发者。同时,乡镇超充全覆盖的壮举,直接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最后一公里”痛点,其普及速度和范围走在全国前列,为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国内最全的产品谱系与全产业链生态。
重庆拥有以长安、赛力斯、吉利、长城、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19家整车企业集群,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商用车,技术路线涵盖纯电(EV)、插混(PHEV)、增程(EREV)和氢燃料电池(FCEV),价格区间从5万元经济型到70万元+豪华型,被官方誉为“国内最全的汽车产品谱系和技术路线”。同时,超过1200家规模零部件企业,实现了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的本地化全覆盖。
国内很多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侧重,如上海依托特斯拉侧重纯电,深圳依托比亚迪覆盖全面但起步于中低端。而重庆则以极致的多元化和深度垂直整合脱颖而出。这种从产品形态、技术路线到价格区间的全面覆盖,结合高度本地化的零部件供应链,使得重庆具备了更强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面对市场风向变化,重庆能够迅速调整策略,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这是其稳健发展的核心保障。
第四,强大的“软件定义汽车”实力。
全市已聚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超过300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千里科技要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长安汽车战略入股华为旗下的引望公司,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合作,都标志着重庆正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智能汽车的竞争已从硬件转向软件。许多传统汽车之都尚在追赶软件能力,而重庆则凭借与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深度绑定,快速构建了领先的软件生态。千里科技的独立发展,也体现了重庆从代工到“定义”的战略野心。这种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大脑和灵魂掌握在本地的能力,远超单纯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如此深度融合汽车硬件与领先软件科技的城市并不多见,这使重庆在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中占据了先发优势和核心技术主导权。
第五,高效的资金与人才双重保障。
重庆设立200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近三年争取中央及市级专项资金27亿元,带动超130亿元社会投资。在人才方面,仅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每年为本地车企输送超4000名复合型人才。
资金与人才都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重庆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在全国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中位居前列,且资金投向精准,直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更重要的是,重庆在人才方面的“引、育、留、用”策略,是高度契合其产业特点的定制化方案。与部分城市人才政策泛化不同,重庆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直接服务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确保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高度匹配。这种“有钱有智”的“双引擎”驱动模式,为重庆产业的持续创新和高速扩张提供了坚实且可持续的保障,是其从地方特色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看完这五大核心优势,你认为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有底气吗?重庆的真正潜力,在于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洞察、对核心要素的超前布局、对高端价值链的强力突破,以及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的坚定决心。正如底特律成就了福特,斯图加特孕育了奔驰,名古屋见证了丰田,重庆正凭借其独特的五大优势,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之都”传奇。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