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米”字型高铁网络建成后,重庆将会怎样?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2025-06-28 16:30

随着渝厦高铁通车,这关键的一“捺”,让重庆规划多年的“米”字形高铁网络蓝图,又落下了坚实的一笔。与此同时,向南的渝昆、向北的渝西、向东的沿江等骨干通道也都在火热建设中。这张宏大的高铁网,正从图纸加速奔向现实。

这不禁引出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当货运物流已经如此发达的重庆,为何还要倾尽全力编织这张客运高铁网?当这个“米”字最终落成时,重庆又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明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实在地承认,和早已闻名全国的货运物流体系比,重庆的客运高铁网络目前还是个追赶者。重庆货运强,是历史和战略选择的结果。长江黄金水道是天赐的禀赋,奠定了重庆向东出海的低成本优势;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更是为重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解决了欧洲接单、重庆生产的时效难题,是实打实的产业生命线。陆海新通道的开辟,让重庆成为连接欧洲和东南亚的国际枢纽。可以说,这些通道,解决了货怎么运出去的问题,是过去几十年重庆工业高速发展的坚实底盘。

相比之下,重庆的高铁建设,因为被大山大河结结实实地包围着,起步确实晚了些。但从新通车的渝厦线,到全线开工的渝昆、渝西、沿江高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追赶者全力奔跑的身影。

这背后的发展逻辑非常清晰:从一个发达的货运物流网,迈向一个更发达的客运高铁网,不是简单的重复建设,而是重庆经济要爬坡过坎、提档升级,必须打通人的高效流动这个关键环节的必然选择。

因为当一个地方的经济,要从靠投资、靠要素转向靠创新、靠人才的时候,最宝贵的流动资源,就不再是集装箱里的货物了,而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碰撞出的思想。高铁,就是实现这种高效流动的最佳工具。这正是为了解决重庆当前发展面临的几个最实在的“坎”。

第一个坎,是市内发展不均衡。重庆很大,下面的区县发展差距也大,交通不便,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核心原因之一。便捷的高铁,让重庆全市“一日生活圈”成为可能,主城的资源可以更方便地辐射区县,偏远地区的人才也能更便捷地融入中心,这是解决区域不平衡最基础的物理条件。

第二个坎,是产业结构还不够轻。重庆是制造业重镇,这是它的优势,但短板在于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金融创新这些更轻的产业还不够强。这些产业的特点,就是高度依赖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和频繁的面对面交流。一张成型的“米”字形高铁网,将构建起一个以重庆为中心的高铁圈,把成都、西安、贵阳、昆明、长沙、武汉这些大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到时候,一个西安的程序员来重庆参加个技术会,当天就能返回;一个成都的金融团队来重庆谈合作,就像同城出差。这样的时空压缩,无疑会极大地降低人才和思想的交流成本,为重庆发展智慧型经济,补上最关键的“人的链接”。

第三个坎,是地处内陆盆地的心理包袱。 蜀道难的印象,几千年来根深蒂固。这种地理上的隔绝感,或多或少会影响它在吸引顶级人才和投资时的信心。而一个四通八达、能高效连接全国所有核心经济圈的米字形枢纽,将彻底改变这种印象。它用钢铁和速度宣告,重庆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十字路口,是各种资源要素汇聚、中转和辐射的中心。

如果说,过去那个强大的货运网络是重庆的筋骨,支撑起了它庞大而扎实的产业身躯,那么,这张即将成型的高铁网,就是血脉,将为这具身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思想和创新养分。“米”字型高铁网络建成之时,货运通道继续保障着“重庆造”通达全球,而高铁网络则驱动着更多的人才和智慧涌向重庆。一个人货并举的双枢纽格局将真正成型,共同推动这座城市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稳稳地走向下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明天。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