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自由”来了?整体价格降一成,重庆本地蟹加速“爬”上市民餐桌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10-24 15:30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金秋十月,正是品蟹好时节。今年的大闸蟹价格如何?消费者能实现“大闸蟹自由”吗?连日来,记者经过走访发现,今年重庆大闸蟹市场价格较去年更加亲民,本地养殖蟹正加速“爬”上市民餐桌。

销售端:整体价格降一成,高端蟹供不应求

10月24日,在位于沙坪坝金沙天街的盒马生鲜门店内,大闸蟹销售专区人头攒动。“今年店里所售大闸蟹整体价格比去年便宜。”盒马重庆区域水产负责人吴先生向记者介绍,以2.8-3.2两的阳澄湖母蟹为例,今年售价为每只59.9元,较去年的69.9元下降逾14%

▲盒马销售的大闸蟹价格与去年同比有所回落。记者 周盈 摄

其他产区的鲜活大闸蟹也有不同幅度降价,如2.3-2.7两的母蟹售价从去年的39.9元降至36.9元。盒马蟹品类采购负责人预测,受产量增加影响,今年大闸蟹价格平均将比去年便宜至少10%

随后,记者来到沙坪坝一家主营阳澄湖大闸蟹高端礼盒的店内,老板田乐正在给采购礼盒的客户们介绍,现场清蒸了一只三两母蟹,轻轻掀开薄壳,露出了饱满鲜香的蟹黄。他告诉记者,虽然国庆中秋假期刚过,但店内礼盒的订单量依旧不减。

田乐介绍,“目前,相比‘双节’之前的价格降低了20%,但目前每日的订单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因为大闸蟹的口感,已经逐渐达到了最佳。”据他介绍,目前卖得好的高端礼盒,有母蟹3两和公蟹4两的组合,还有礼盒是母蟹3.2和公蟹4.6的组合,每日的订单量大概在50单到100单。

另一方面,田乐指出,近两年,消费者对“有机认证”“生态养殖”等标签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某品牌“大师定制蟹”(配米其林厨师烹饪方案)单只售价高达200元,仍供不应求。

批发端:供应充足价格稳,市民尝鲜正当时

批发端情况如何呢?在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水产批发区,记者看到,各摊位均将大闸蟹摆放在显眼位置。批发商普遍反映,今年大闸蟹到货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

一位从事大闸蟹批发生意多年的陈强表示,目前每天能售出两百多斤,中小规格蟹最受欢迎,其中2.5两至3.5两的母蟹尤为畅销,单价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

与上月相比,大闸蟹批发价已有明显回落。记者了解到,以2.5两母蟹为例,当前批发均价约为62.5元/斤,与去年持平;而3两左右的母蟹则比去年便宜约6元/斤。

陈强告诉记者,目前单只重量1.8两、2两、2.5两、3两的母蟹售价分别为42元、54元、60元、68元每斤,比起前段时间价格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约为四分之一。“基本每年大闸蟹行情都是这样,刚上市时价格冒高,然后下降一点,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再度上涨,节后再缓慢回落。”

陈强说,“当前已经属于节后大闸蟹价格回落的时期,消费减少供应充足,导致10元出头的大闸蟹涌现,像比较受欢迎的二两母蟹现在普遍只要十二三元一只。”

另一批发商尹维表示,今年大闸蟹产地丰产,供应充足,加上成熟度高、运损减少,因此售价比往年略低,同规格约便宜一到两元。目前市场大闸蟹主要来自江苏,也有部分来自本地养殖,后续湖北产区将陆续上市。预计春节前价格将保持稳定。

双福国际农贸城水产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预测,随着10月下旬气温持续下降,大闸蟹将进入成熟高峰期,价格可能进一步回落。10月底至11月初,市场将迎来“价格实惠、品质稳定”的黄金品蟹期。

养殖端:稻蟹共生效益高,本地蟹产业崛起

金秋时节,正值大闸蟹消费旺季,其价格为何不升反降?这背后与全国蟹产量提升及本地养殖兴起密切相关。

作为中国大闸蟹的核心产区,江苏省阳澄湖大闸蟹一直备受关注。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长势良好、品质上乘,总产量达10350吨,较去年增加450吨,其中符合规格的大闸蟹占比也较高。

在全国主要产区丰产的同时,重庆本地养殖的大闸蟹也逐渐“爬”上市民餐桌。在潼南区崇龛镇白沙村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正划船收蟹。随着网兜提起,一只只青壳白肚的大闸蟹被捞起,经捆绑、装箱后发往各地。

▲潼南区崇龛镇白沙村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收大闸蟹。受访单位供图

基地负责人黎龙介绍,他们目前养殖面积约70亩,亩产约500只,预计总产值达200多万元,目前已销售近100万元。该基地采用“稻蟹共生”综合种养模式,螃蟹捕食害虫、排泄物肥田,形成绿色生态循环。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据测算,该模式每亩纯利润超过5000元,产出的大闸蟹品质优良,每只售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为提升大闸蟹品质,今年基地新增10余亩养殖面积,并降低养殖密度,采用仿湖泊生态养殖,通过加宽加深水域,使大闸蟹个头普遍大于去年,总产量也比去年增加约3000斤。

重庆本地蟹产业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黎龙表示,尽管重庆不是传统大闸蟹产区,但通过引进生态养殖技术,本地蟹品质不断提升,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他们的蟹主要供应本地及周边,减少了长途运输成本,使市民能享受到更新鲜、更实惠的大闸蟹。

除了在潼南,酉阳县龙潭镇堰堤村、武隆区火炉镇木水村、巫山县庙宇镇永风村等多个区县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均通过数字化的技术、科学的养殖方法,实现了大闸蟹的丰产。

预计11月初本地蟹将集中上市,届时重庆市民将迎来品蟹的最佳时机。今秋,重庆人的“大闸蟹自由”正逐步成为现实。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