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AI+企业码上服务”迭代上线运行 已覆盖131万余家企业
2025-10-15 15:15
过去,企业可能要记住好几个网址、下载好几个APP,现在只需扫一个二维码,所有诉求和问题,都进入统一流程、遵循统一标准,真正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
10月15日,在重庆市“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迭代上线运行新闻通气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改革,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双向赋能,将“企业码上服务”迭代升级为“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打造3大核心场景,构建8大智能体,该应用于9月上线试运行,今天迭代上线运行,目前已覆盖全市131万余家企业,受理企业问题诉求406件,平均办理时长3个工作日,办结率99%,企业满意度99.84%。
▲10月15日,重庆市“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迭代上线运行新闻通气会现场。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从1个月到3个工作日,“一码通办”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位于涪陵区的重庆浩珑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精度通用机械零配件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公司面临着传统制造业产能扩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的双重压力,急需对原有的2000平方米厂房改建扩产。
“如果采取常规方式,逐一咨询、提交资料、补齐缺项,估计需要20天以上。”公司负责人说,通过“AI+企业码上服务”提交诉求后,服务专员半小时内响应,1天内完成区规资局、区住建委等部门对接、咨询,当天就完成全部规划材料的准备和线上提交,4天内完成规划许可与消防审查资料提交,大幅提高办理效率。
跨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从数字赋能入手,归集全市涉企政策1万余条、政策解读数据七千余条、资金支持类数据一千余条、要素保障类数据五千余条、创新发展类数据五千余条、服务保障类数据三千余条等关键数据,畅通数据汇聚、供给、利用堵点,提高数据共享赋能能力。
同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凝聚市级部门、区县、镇街及园区等多级部门和单位形成助企服务合力,将原本分散的服务内容整合为全流程服务,并依托智能体实现企业诉求智能填写、分拨流转,有效打破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壁垒,让企业享受“一码通查”“一码通办”,平均办结时限从1个月缩短至3个工作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精准覆盖广大企业从办事解难、政策获取到融资、招聘、技术合作的全生命周期。
22万个精细化标签,大模型为企业贴心定制“政策套餐”
“我们想了解项目申报的相关情况,登录‘AI+企业码上服务’后,通过语音交互输入问题,应用立刻推荐了一些和企业紧密相关的优惠政策,让企业省去筛选的繁琐和耗时,享受到了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一名企业负责人说。
据介绍,“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具备多模态感知、语音识别、文字解析、机器学习、大模型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能力。
智能化的互动体验是一大亮点。“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依托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交互技术,通过智能多轮对话主动识别、动态补充企业诉求细节,省去企业自主分类上报的繁琐环节,实现“无感化”诉求填报与一键提交。同时,建立分级分类受理机制,通过企业诉求内容自动判断诉求类型,针对高频出现的42类企业问题,智能体可自动完成识别与分办处理,在1分钟内将工单推送给办理事件关联度最高的主管部门,真正实现企业服务“一窗交互”,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不同于传统政企问答仅提供政策原文或链接,企业仍需自行解读、二次跑腿,“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运用算法模型解析出22万个涉企政策精细化标签,与企业信息进行关联,精准筛选企业可享受的政策红利,自动生成定制化“政策套餐”,有效破解企业涉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申报难、往返跑”等痛点堵点。今年以来,共兑现工业和信息化项目804个、资金12.9亿元。
▲10月15日,在重庆市“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迭代上线运行新闻通气会上,现场演示“AI+企业码上服务”各场景功能。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此外,“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加快打造综合分析能力。比如,挖掘共性诉求特征,自动生成共性问题分析报告,为优化政策提供辅助参考;预测行业态势,提前识别重点行业衰退风险、预测新兴产业技术突破方向;风险预警,实现企业状态“一键速览”,并通过智能报告预测政策申报、融资、技术对接等企业需求。
织密“一站式” 服务网络,为1万余家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四千余名
重庆钰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利用电厂固废脱硫石膏作资源化利用,可年产各类石膏建筑砂浆70万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公司2项主要产品纳入川渝两地新技术产品目录,推广应用前景大,但今年急需400万元贷款资金周转。
服务企业专员了解情况后,通过“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代企业提交流转诉求,綦江高新区管委会当日即组织银行、转贷公司召开协调会,并现场完成申报。从诉求提交到办结,耗时不到28小时,高效解决400万元应急转贷,获得企业评价满意。
据介绍,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等20个市级部门组成市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发动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建立区县常态化服务企业专班,为1万余家典型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四千余名,构建“市级专班+区县专班+专员服务”的三级服务体系,把“线下上门服务”与“线上智能服务”有机结合,主动倾听企业发展诉求、解读政策措施、回应关切疑虑,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兜底服务。
“‘AI+企业码上服务’建立线上智能分拨、线下协同处置的全流程闭环机制,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求人、有事码上办’,显著提升了诉求一次解决率与企业满意度。”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应用、强化督导,推动“AI+企业码上服务”从“建好”向“好用、有用、管用”迈进,使其真正成为重庆企业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