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直击|蜜橘9块9五斤包邮到家?当心直播带货猫腻!消委会提醒:警惕宣传话术 留存消费凭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10-22 16:55

直播间里“只剩最后50单”的呐喊声中,是消费者抢不到的心动优惠,还是商家精心编织的销售陷阱?

“3、2、1,上链接!”在某平台直播间,一名主播声嘶力竭地推销着一款9块9五斤包邮的“限量”蜜橘,评论区不断涌现“已拍”“再加点货吧”等留言,营造出抢购氛围。

然而,真的有这样的“耙活”捡吗?火热场面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近日,市民蔡先生就遭遇了一场“蜜橘陷阱”。

“比拳大”变“半拳小”

直播间遭遇“蜜橘陷阱”

“家人们,福利来啦!9块9五斤蜜橘,个个比拳头大!”前不久,热衷网购的市民蔡先生刷抖音时,被“爷爷家的生态蜜橘”直播间吸引。

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销,手中蜜橘比一个半拳头还大,果肉饱满、汁水充盈,镜头下十分诱人。主播宣称蜜橘“纯甜无酸”“产地直发”,保证每个都如样品般大,还给出9.9元五斤包邮的优惠价。如此“高品质”又低价,蔡先生心动了。

▲某平台直播间截图。

不过,蔡先生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有这样的好事?”。这时,主播一个举动打消了他的顾虑——蔡先生下单后,主播把他手机尾号后四位写在白纸上,放进一袋蜜橘中,称“这袋是您的”,还多放了两个表示“特别赠送”。蔡先生觉得,既然这袋子和手机号对应,应该不会有假。

然而,两天后收到的货物却让蔡先生大跌眼镜。“开箱一看,我都不敢相信。”他告诉记者,蜜橘数量比直播展示少很多,且与“比一个半拳头大”相差甚远,多数只有半个拳头大,还有不少半成熟的绿色果子。

▲蔡先生收到的蜜橘。受访者供图

蔡先生立即找店铺客服理论,质问货品与直播展示为何严重不符,并发送了直播间截图。客服却表示,他们是按照下单页面标注的大小(50毫米-70毫米)进行发货的。

直到这时,蔡先生才发现,下单时确实有这么一个标注。但蔡先生感到十分困惑,他认为,“普通消费者对50毫米-70毫米根本没有直观概念,我们是基于主播展示的大果子才下单的。” 对此,客服却只是重复强调按标注规格发货,对展示与实物差距始终避而不谈。

▲蔡先生与店铺聊天记录截图。受访者供图

蔡先生随后向平台申请退货退款,由于是生鲜食品,平台显示“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目前,蔡先生已申请平台介入,但两天过去,仍未收到回复,而该店铺已下架所有商品。

销售视频被盗用

商家维权遭遇“游击战”

直播带货乱象不只是产品质量问题,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

重庆一家面馆的老板殷女士就遇到了烦心事。几年前,殷女士以“胖妹儿”的名字运营账号,随后她将自家制作的“小面调料”在网上销售,凭借全平台超过五百万粉丝量和“胖妹儿”的个人IP,生意一直不错。

▲殷女士为她的重庆小面调料带货。受访者供图

然而,最近殷女士却发现,自己辛苦制作的销售短视频竟然被人盗用,殷女士表示,这些视频是公司团队策划拍摄的,全都发布在他们自己的平台账号里。

“在直播过程中,有网友留言举报,我才发现了问题。”殷女士告诉记者,盗用者将她的原创视频进行混剪,附上其他品牌的链接,销售同类产品。发现对方盗用自己的短视频后,殷女士便立即向各个平台进行了投诉。

然而,投诉下架并不管用,对方竟然打起了“游击战”。“我投诉,他们就把视频下架,但很快又换个账号继续操作,简直就是在玩躲猫猫游戏。”殷女士无奈地说。

运营账号和品牌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对方如此操作,基本就属于一本万利。

“而且我发现除了我的视频,同样一批人也盗用重庆其他品牌小面调料的视频,但他们的品质却很差。这对于整个重庆小面产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殷女士说。

为此,殷女士联系了相关平台官方客服,但目前没有收到回复。殷女士又根据退货地址联系了对方的售后人员袁先生,但袁先生却表示此事和他没关系,客户究竟是谁,袁先生表示会帮忙查找,但暂时还没有下文。记者随后又挨个联系了盗用视频涉及到的几个厂家,电话都无人接听。

“我现在一方面在平台申请肖像保护,同时在收集各方面的证据,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殷女士表示,对方盗用她的视频,不仅侵犯了她的知识产权,经初步估算,经济损失就超过30万元,同时还误导了消费者,对她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直播带货猫腻分“派系”

消委会提醒:警惕宣传话术,留存消费凭证

直播带货猫腻众多,远不止蔡先生和殷女士所遇。近年来,短视频与直播带货凭借“所见即所得”的沉浸体验迅速占据消费市场,消费热潮涌动。

但繁荣背后乱象频发,“图片欺诈”货不对板、“内容搬运”盗用视频、“情感套路”剧本营销等,不断侵害消费者权益。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今年前8个月直播带货投诉量达13.5万件,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推诿是投诉“重灾区”。

记者梳理发现,直播带货猫腻大致分几大“门派”:

表演派以“砍价剧本”误导消费者,像某直播间主播假装争执,演绎将茅台“价格打下来”或“标错价”的戏码,靠制造紧张感刺激冲动消费,实则价格并没有松动。

数据派伪造数据营造热销假象,直播间的互动、点赞等数据都能人为操控;价格派玩先涨后降的数字游戏,“原价599元,直播间专属价199元”之类话术常见,可消费者收货后发现,商品实际价值远低于宣传价,甚至将赠品价格计入原价再“打折”,根本未让利。

商家的这些行为究竟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市消委会秘书长陈立东表示,商家直播时推荐与消费者收到产品“货不对板”,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十条等多条法律条款,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这些法律法规清晰界定了商家的义务、责任和消费者享有的权益。

另外,盗用他人视频带货、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涉嫌侵犯主播的著作权、肖像权,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若消费者因信任主播,在非官方或无授权账号购买产品,其知情权也涉嫌被侵犯。

陈立东提醒,面对视频、直播带货乱象,消费者需学会避坑:一是选正规平台,优先在资质全、评价好的平台购物,核实商家营业执照等资质;二是理性看待宣传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等宣传,用第三方工具比价核实原价;三是留存消费凭证,保存订单、支付、物流信息及沟通记录;四是审慎购买保健食品、跨境商品、珠宝类等易出问题的商品。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