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汽车产业集群引领下的重庆民营经济:制造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量“三箭齐射”
2025-09-24 15:45
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重庆的民营经济到底发展得如何?
数据最有说服力——日前发布的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入围门槛、营收总额和净利润等三项主要指标均有上涨,资产总额增幅更是高达20.44%。
尤其是制造业,制造业企业在上述百强榜单中占据半壁江山,同日发布的2025年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入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4%、28.49%。
▲北碚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睿蓝汽车整车生产线,工人正在忙碌。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重庆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是汽车产业。可以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崛起,成为驱动重庆民营经济整体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研发投入的显著增长,到国际化布局的深度拓展,重庆民营企业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快马加鞭之势,在制造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出口量三大核心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新赛道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竞争力。
看规模:从事汽车制造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
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26.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尤其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
在重庆汽车产业集群中,民营经济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展现出强劲的主导地位和蓬勃的发展活力。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从事汽车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9家跃升至27家,营业收入总额达2683.13亿元,净利润总额166.73亿元,分别占制造业民企百强的35.75%和37.32%。
事实上,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构建的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目前,重庆已形成以国有企业长安、民营企业赛力斯两大总部企业为龙头,上汽、东风、吉利、长城等知名整车企业制造基地为骨干,比亚迪电池、宁德时代、华阳等上千家民营配套企业为支撑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五十六个部件均实现了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构建了从整车到零部件、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有业内人士透露,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中,民间资本的占比更高。
重庆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劲增长,不仅推动了重庆GDP的跃升,更通过产业链的拉动,有效带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为重庆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江新区龙盛新城重庆艾思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车载传输影像用线束。特约摄影 王加喜
看创新: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25.19%
如果说规模扩张是重庆民营经济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快马加鞭的直观体现,那么创新驱动,特别是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则是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面对智能汽车行业快速迭代、全球造车新势力加速洗牌的激烈竞争,重庆民营企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牛鼻子”,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研发投入总额达223.13亿元,同比增长25.19%,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0%,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的研发投入总额更是突破200亿元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百强民企中有57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62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为民营经济的持续技术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是在高强度研发投入的支撑下,一系列技术突破成果层出不穷。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重庆民营企业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例如,重庆览山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车规级MCU芯片,通过最高安全等级流程认证并进入量产,这对于提升汽车芯片国产化率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家民营企业采取与整车厂、零部件厂商“铁三角”同盟的并行研发模式,有效缩短了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
重庆民企的创新,可以说是厚积薄发。2025年重庆民企百强中,超九成已实施或计划着手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其中67.07%的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通过推进智能制造,推动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同时,75%的民营企业百强和86%的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等途径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出口:出口规模同比增长62.93%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驱动下,重庆民营经济不仅在制造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了显著的出口突破,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出口规模达547亿元,同比增长62.93%,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出口规模更是达到569.34亿元,同比增长60.01%。
▲重庆团结村站,“重庆造”汽车整齐排列在集装箱旁,等待出口。本报资料图
具体来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呈现出令人鼓舞的“量质并举”良好态势。以赛力斯集团为代表的重庆民营汽车企业,正加速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6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家经销商,累计出口汽车超过50万辆。
在产品出海的同时,海外资产布局和本地化运营能力的不断增强,也为重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境外资产规模达153.68亿元,同比增长14.99%,境外营业收入237.06亿元,同比增长11.69%。
其中,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境外资产规模146.15亿元,同比增长12.72%,境外营业收入205.59亿元,同比增长9.14%。
此外,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中,有12家民营企业新增对外直接投资9.84亿元,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发起并购重组的企业由去年的1家增至8家,其中3家企业最大单项并购规模超5亿元,这些都标志着重庆民营企业正在通过更深层次的资本运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更高级别的国际化发展。
从简单的产品出海向产业出海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推进,这预示着重庆民营经济将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按照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建成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重庆民营经济将继续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引领,在创新驱动和出海拓展的双轮驱动下,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迈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