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咖啡奶茶市场“狂飙”,重庆品牌如何“出圈”?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杨骏 实习生 黄诗琪

2025-08-17 19:58

8月7日,立秋,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对面的一排排咖啡、奶茶店门口挤满了外卖骑手。

“早上还没开门就有几十杯的‘预购订单’。”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说,因为“秋天第一杯奶茶”这个“梗”的流行,这两年立秋当天,基本每个咖啡、奶茶品牌门店都是“爆单”状态。今年这天,她家店最忙的时候有近100杯奶茶是“待制作”状态。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立秋,全国至少有25万家饮品门店参加“秋天第一杯奶茶”新产品和爆款单品的发售活动。这个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日子,俨然成了咖啡、奶茶品牌一年一度的“狂欢日”。

▲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不少市民游客在拍照打卡的同时,拿上一杯解暑的奶茶。本报资料图

咖啡、奶茶这两大饮品,近年来一直处于“狂飙”的状态。

中研普华产业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奶茶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2024年时,我国奶茶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逼近2500亿元。戴德梁行方面则介绍,我国咖啡产业在2024年时已达到31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

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重庆的际遇却是喜忧参半。

市场庞大:

咖啡、奶茶消费能级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12月29日,川渝主流媒体团在渝中区探访时,四川媒体成员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惊讶”的情况——解放碑核心区域,随处可见知名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门店。

“重庆怎么有这么多‘茶颜悦色’啊!它不是只在湖南开吗?”一位成员当即提出了疑惑。在她印象中,“茶颜悦色”诞生于长沙,其门店也主要集中在湖南当地,甚至不少非湖南的奶茶爱好者将“茶颜悦色”视作心中的“白月光”。

“我们和‘茶颜悦色’有合作,重庆现在算得上它在全国的第二个‘大本营’。”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不在全国大规模开店的“茶颜悦色”,选择重庆,特别是渝中区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大本营”,其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一来,重庆是全国旅游热门城市,渝中区则是重庆旅游必到之地,游客数量多;二来,重庆是西部唯一入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城市,奶茶消费水平在全国都排得上号。

餐饮门店数据查询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重庆奶茶门店数量近7000家,位居全国第7,中西部第二。重庆某奶茶品牌负责人透露,全市所有奶茶门店年销售额总量在600亿元以上。

奶茶、咖啡不分家。

重庆某咖啡品牌负责人介绍,这两类饮品的消费人群高度重合,且大部分品牌都会同时推出奶茶和咖啡产品,因此一个区域奶茶市场的好坏,也能判断咖啡市场的兴衰。

数据可以佐证它的观点。戴德梁行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的咖啡门店3265家,位居全国前十。在连锁化率上,重庆咖啡门店连锁化率约3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显示出较高的产业成熟度。同时,2023年我市人均消费咖啡为17杯,超过全国的平均消费为16.74杯。

作为我市咖啡的“诞生地”,渝中区则是我市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区域。该区现有700余家特色咖啡店,数量占全市1/5,特别是解放碑-朝天门区域的咖啡店密度,在全国也处于领先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人均咖啡消费已达28杯,远高于重庆市17杯的平均水平,领先全市。

“重庆虽然不产咖啡豆,却有咖啡产业。”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已连续十年举行国际咖啡节,正加速构建全链条的咖啡产业生态圈。比如今年4月举行的2025年重庆国际咖啡采洽会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咖啡生豆产地贸易商、咖啡机具厂商等代表现场签约各类订单金额超过5000万元。

▲4月18日,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在渝中区解放碑十字金街拉开帷幕,商家推出了山城特色的花椒咖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尴尬境地:

缺乏本土知名品牌

今年4月,解放碑举行了第10届重庆国际咖啡节,约70家咖啡品牌现场进行了产品展示。然而,作为东道主的重庆,却未能发挥出“主场优势”:仅有10余家咖啡品牌参加活动,数量不到参展品牌的3分之1。

“我们前期其实动员了很多本土品牌,但都不怎么愿意参加。”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很多品牌都觉得自己“名气”还不够,不足以跟那些知名品牌同台竞技。“重庆咖啡品牌本来也不多,整体实力还是有待提升。”

重庆奶茶品牌也面临相似困局——无论在哪个大型商圈,大多只能看到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等非本土品牌,很少能看到重庆品牌,即使有门店位置也不太好。

这折射了重庆在咖啡、奶茶领域的一个尴尬境地:虽然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却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上号的品牌,从而被非本地品牌“鸠占鹊巢”。

为何重庆缺乏拿得出手的咖啡、奶茶品牌?

事实上,重庆还是诞生过不少连锁的咖啡奶茶品牌,比如“奇丑的猴子咖啡”就曾在重庆多个知名商圈开店,也是重庆本地人认可的“精品咖啡”。再如,豆吉汤圆奶茶凭借特色的“汤圆奶茶”,巅峰时曾在全市有100多家门店,比很多其他品牌在渝门店数量多。

“单就产品力来说,重庆很多咖啡、奶茶品牌并不弱。”重庆“One bey”咖啡创始人,托斯卡那(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攀表示,好的产品可以支撑他们在重庆“立足”,但想要提升品牌知名度,甚至走出重庆去外面“攻城拔寨”,仅靠企业自己的“单打独斗”还是不行的。

他以茶颜悦色为例。该品牌在长沙打出名气并获得游客认可后,政府部门果断出手支持其发展,比如帮其寻找投资方,在门店位置、租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如今,茶颜悦色的门店不仅遍布长沙,也成了长沙的一张城市标签。

他建议,重庆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区县,可以有意识地去扶持1-2个咖啡、奶茶品牌,不仅让其在重庆立足,更让其“出圈”,成为重庆美食的新名片。

迈出步伐:

扶持培育更多品牌做大做强

春江水暖鸭先知。

区县,特别是拥有大流量商圈的区县,是培育打造本土咖啡、奶茶品牌的最合适的载体。有区县已经迈出步伐,支持更多重庆品牌的咖啡、奶茶做大做强,渝中区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新加坡·重庆周’期间,‘One bey’咖啡作为重庆美食之一在狮城亮相,受到了一众好评。”渝中区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其咖啡产品摆出来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光,不少当地居民都认为其味道完全不输星巴克等国际大牌。

也是因为看重其潜力,渝中区希望把“One Bey”作为重点培育品牌,借助解放碑等商圈的人流,扩大其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渝中区也会在门店、租金等方面给予其一定的支持。

除了“One Bey”,渝中区还看上了最近爆火的本土饮品品牌“李若桃”。它于去年成立,凭借“手作酸奶”在饮品圈杀出重围,目前已在全市开设了60多家门店,且单店销量和互联网评分都位居前列。

“我们采取的打法,跟霸王茶姬、茶颜悦色类似。”李若桃负责人兰猛介绍,现在奶茶等新饮品赛道很“卷”,必须在初创期就集中曝光以起到迅速提升知名度的效果。目前,李若桃的门店已经覆盖全市主要打卡点,且在解放碑、观音桥等人流量大的地区还有多家门店,加上产品口味好,也就迅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李若桃已开始在全国布局,成都、西安、杭州、青岛等地的核心区都已开设了门店,销量和口碑都不错。“我在茶饮这个领域做了十多年,一直希望能有重庆的品牌在全国打响知名度!”兰猛说。

“如果只是卖奶茶、咖啡等产品,并不赚钱。”重庆奶茶品牌初茶花月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抛开租金、人工、材料等成本后,一杯奶茶、咖啡其实利润不高。因此,现在很多品牌都要通过在门店售卖其他产品来提高收益,比如霸王茶姬卖周边,茶颜悦色出售文创等。

目前来看,重庆本土品牌已经意识到这点。比如“One Bey”咖啡推出了老鹰茶拿铁、山茶花美式等产品,这些饮品不仅有重庆“口味”,还能同步宣传重庆文化,甚至助力重庆农产品的销售。

重庆某本土饮品品牌负责人还提醒,重庆不仅要培育本土咖啡、奶茶品牌,更要注重在其壮大后,将品牌根植本地。例如,“霸王茶姬”诞生于云南,最后却将总部迁至成都;又如,重庆诞生的“一只酸奶牛”已被新希望集团收购,重庆元素已非常弱。

该负责人说,重庆既要把“One Bay”“李若桃”等品牌培育起来,更要把它们的根留在重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周雨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