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深一度|疾风知劲草 “渝车出海”驶入快车道
2025-05-16 13:48
当国内市场转为红海,走出去寻找蔚蓝的大海,或许是中国车企的必由之路。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仪式暨全球累计产量2859万辆下线仪式在泰国罗勇府举行,这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是重庆汽车产业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的重要落地。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记者 解小溪 摄
从“整车出口”到“产业出海”,正在打造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庆,主动把握汽车产业新一轮全球化窗口期的机遇,推动“渝车出海”驶入快车道。
(一)
奔赴星辰大海
重庆车企“走出去”正当其时
长安汽车为何选择落子泰国,当下中国车企又为何纷纷开始布局全球?
2023年,中国汽车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技术换市场”到自主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中国汽车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
就现实而言,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成长,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处于低位,有头部企业每卖一辆车只赚8000元……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超50%的新能源渗透率,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埃安等众多中国车企都纷纷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烈火淬炼真金,中国汽车产业也在“烦恼”中拔节生长。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詹懿表示,如今,汽车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优势产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款型之多、功能之全、性能之优已获得不少全球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攀升的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劲竞争力,更成为中国车企纷纷出海经营的资本。探寻中国汽车产业的脉动深处,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涌现,正是中国汽车敢于到海外市场和全球汽车品牌一较高下的底气。
比如,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驾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让本土品牌积蓄了更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均在中国生产。
《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汽车产业诞生以来,共经历四次主要的全球化浪潮:美系品牌的崛起、日韩系品牌的崛起、德系品牌的全球化扩张,以及当前由新能源、智能化驱动的新一轮全球化趋势。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下正是中国汽车实现全球化布局的绝佳窗口期。
“出海,是时代赋予中国制造的必行之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当下,重庆正在打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之都,一个强大的汽车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要想打造世界一流车企,也绝不能偏安一隅,必须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开放型的产业布局。
在长安汽车泰国工厂负责人看来,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是连接东盟各国以及辐射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南非等右舵市场的理想枢纽。同时,泰国拥有相对成熟的汽车工业基础和配套体系。长安汽车在罗勇设厂,正是长安汽车进一步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好契机。
(二)
从“整车出口”到“产业出海”
重庆汽车的底气何在
显然,重庆汽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长安泰国工厂的顺利投产,无疑是重庆汽车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坐标。未来,重庆汽车在海外市场长期投入耕耘,并稳固阵地的信心和底气是什么?
信心,源自重庆汽车的“硬核”实力。
近年来,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浪潮,长安汽车没有犹豫,积极投身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投入巨额研发,成功掌握了包括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蓝鲸动力”、高安全性的“金钟罩电池”等在内的400余项核心技术,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600项。
长安汽车最新的SDA智能汽车架构,就涵盖机械层、能源层、电子电气架构层等6大系统,实现了“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支持毫秒级响应和持续OTA升级,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技术底座。
2024年全年,长安汽车销量268.4万辆,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创近七年新高……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不仅是长安汽车获得市场青睐的秘籍,也成为长安汽车布局全球的底气。
底气,来源于重庆全产业链的托举。
作为汽车工业重镇,重庆一直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长安此轮“出海”的背后,就既有重庆汽车产业链的托举,也有重庆市政府的战略布局和支持。
近年来,为了提升产业链竞争力,重庆不断补链、强链。比如,重庆通过引进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成功提高芯片的本地配套率。目前,已有数十款“重庆造”芯片用在了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品牌新能源车型上。如今,重庆本地已形成包括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并实现对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的全覆盖,助力产业持续向上突破。
重庆强大完善的产业链不仅是长安汽车出海“虎口夺食”的后盾,更能成为其在海外市场一起打拼的伙伴。比如,此次长安还鼓励和支持重庆新民康等有实力的中国供应链企业跟随出海,共同构建强大的本地配套体系。
在扶持企业出海上,重庆也不遗余力。2023年11月,《重庆市“渝车出海”行动计划》出台,其中特别就企业海外工厂布局给出了政策:鼓励整车企业在海外有步骤地建立整车生产基地和散件组装工厂,减少物流运输成本,提升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等。
机遇,更在重庆持续推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广阔前景中。
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一直在促开放中谋发展,无数企业也因此迎来新机遇,重庆汽车产业便是典例。
比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畅通为长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通过这条高效物流走廊,“铁路+海运+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将国内KD件和零部件运抵泰国工厂的时间,相比传统海运缩短了约30%(从28天压缩至15—18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了约20%,并且在雨季也能保证高达95%以上的准时到货率,为工厂的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2024年重庆与泰国、老挝方面签订‘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协议,其主要内容就包括通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泰国罗勇工业园和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的联动,也为长安汽车出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安汽车出海泰国,正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典型成果。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记者 解小溪 摄
(三)
出海之路并非坦途
挑战不小,但机遇更大
当下,重庆新能源汽车在质量、技术、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提升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重庆汽车产业出海就会一帆风顺。
重庆汽车企业出国建厂无异于二次创业,再加上海外运营能力还相对欠缺,泰国市场竞争如今也较为激烈,风险真实地横亘在眼前。
风物长宜放眼量,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重庆汽车的全球化之路,还需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持久的耐心来看待。
对车企自身而言,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6亿的人口,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且正处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东盟汽车制造中心,泰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是成为区域电动汽车制造枢纽。
目前,长安汽车在泰国累计销量超过1.4万辆,位居泰国新能源市场前4,有良好的用户基础。未来,随着深蓝S05右舵版在罗勇工厂正式下线,为全球用户带来全新“科技智能”体验,将进一步巩固重庆汽车的优势。
此次,长安泰国罗勇府工厂一期规划产能10万辆,供应泰国并辐射澳、新、英、南非等右舵市场,2027年产能将达20万辆。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记者 解小溪 摄
做大蛋糕,还可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海与出口发展。
企业在海外的生产活动与它们在国内的贸易总是紧密相连,比如出海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带动国内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国内的公司有高达69%的出口是流向了它们在海外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詹懿认为,长安泰国工厂的投用后,将进一步强化中国汽车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也让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当地加速生根发芽。未来,中国汽车应该加速“抱团”,让产业链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延伸。
长安民生物流方面就非常认可这一观点。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汽车出口不断增多,公司会进一步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协同出海力度,加快全球物流布局,努力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
深耕全球主要市场,是创建“世界一流”品牌的必由之路。
疾风知劲草,长青靠韧性。尽管出海之路或许困难重重,但只有去国际广阔的市场天地中历练,直接在全球范围内与国际巨头竞争,才有可能跑出世界一流车企。
近年来,重庆车企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赛力斯集团去年首次在巴黎车展上亮相了问界全系列。目前,该集团已在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拥有超过300家经销商;
长安提出“海纳百川”全球化计划,未来将在海外投资超100亿美元,实现年销120万辆,投放60款全球车型,建设东南亚/欧洲等五大区域市场,设立3000家网点,打造世界级品牌;
重庆汽车的“新秀”睿蓝汽车,去年9月与印度尼西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当地投建研发设施。
……
长安泰国罗勇工厂的投产,不仅是“渝车出海”行动计划的关键落子,还标志着重庆汽车产业出海,已在路上。
当下,新能源、智能化驱动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汽车全球化浪潮,群雄逐鹿,谁能成为新的世界一流车企,让我们拭目以待。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