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拿下国外订单 “重庆造”产品出海实现“开门红“
2025-03-06 17:33
初春3月,乍暖还寒,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园区却热闹非凡——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园区道路上货运车辆往来穿梭,一片热闹的景象。
繁忙与热闹,源于“订单”。据了解,今年以来,园区的企业订单不断,这便让企业干劲十足。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我市新兴建设的园区,旨在为重庆集聚产业,培育开放型经济的沃土。作为园区的主要载体,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并推动一众"重庆造"产品加速出海,实现今年外向型经济的“开门红”。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 受访者供图
多个企业出口订单已排满
3月5日,走进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明摩托")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以奔跑的姿态全力赶制订单。
随着生产线的不断运转,一辆辆崭新的F7越野版摩托车逐渐成型,准备发往国外市场。“今年一开年,我们就拿下巴西和俄罗斯3000台摩托车,货值达90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昌明摩托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重庆百世威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百世威")同样繁忙。在其无尘车间,印刷、植装、贴片、检测、塑封等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有序,加紧生产,将一批批存储芯片颗粒运往中国香港。
"目前我们的生产订单已排满,每月可生产存储颗粒200万颗。从元旦开始全厂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确保按时交货。"重庆百世威相关负责人表示。
类似情况,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比比皆是。
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露珠生物”)的智能化工厂内,全自动灌装线正以每分钟50瓶的速度高效运转,一箱箱下线的护肤品,即将发往日韩、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今年来,公司进出口额突破两千万美元,订单已经排满一季度。”露珠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则在加紧赶制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出口订单。据了解,该公司主营汽油、柴油发动机,发电机组等产品,8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俄罗斯、意大利、墨西哥、尼日利亚、缅甸等120多个国家。今年以来,企业共计生产发电机组7.9万台(套),销售6.6万台(套),销售额达5585万元。
相比之下,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水公司")“走出去”的方式,非直接出口产品,而是承包项目——近日,该公司中标哈萨克斯坦3000多万元机电总包项目,这已是其在中亚地区拿下的第二个机电总包项目。
“成功中标很不容易,从前期技术方案的反复打磨,到跨国商务谈判的层层博弈,每一步都像是打‘硬仗’。”重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元宵节期间,公司市场团队在哈萨克斯坦与业主方进行了多场次谈判,最终成功签订了合同。
创新驱动成为企业“出海”硬核力量
众多企业能够实现出口订单的"开门红",靠的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昌明摩托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两轮摩托车比同一个市场内的同级别车型价格低5%以上,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极具吸引力。"价格只是'敲门砖',质量才是'试金石'。公司每一辆车出厂前,都要经历很多严苛测试,从发动机性能到刹车灵敏度,从车架坚固程度到电子设备稳定性,每一颗螺丝都要对得起全球客户的信任。"
专注于农用耕作刀具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重庆市恒昌农具制造有限公司,则创新研发了T245刀片。这一刀片堪称刀具界的"耐磨王者",耐磨性是市面上普通产品的3倍之多,能够长时间保持锋利,让农户们无需频繁更换刀具,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好产品绝非喊口号就能得来,更重要的其实是创新。
以重庆百世威为例,该公司去年申请了一项名为"芯片检测置物盒及芯片检测装置"的专利,能实现对芯片四边更紧密固定的同时不易损伤芯片,进一步提升芯片检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标志着该公司在芯片检测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进展。
露珠生物更是典型案例。据了解,该企业凭借其"10万级GMP无尘车间+'智能系统+智能设备+智能制造'全自动CEP智能系统"的硬核配置,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下可达成日产面膜30万片、护肤单瓶6万至8万瓶、乳化体量可达3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众多知名美妆巨头竞相合作的"智造标杆"。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与传统化妆品工厂相比,CEP系统将生产效率提升300%,产品不良率降至百万分之五以下,10万级GMP无尘车间确保微生物指标超欧盟标准,吸引众多国际品牌将高敏感活性成分产品委托生产。
此外,露珠生物依托露珠集团的研发实力,擅长研发制造具有美白、祛斑、强效保湿、去黑眼圈等基础护肤与功效护肤的产品,目前拥有"5000+"化妆品成熟配方,10个以上专利成分。
产业集群优势助力外贸发展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能够让企业加速“走出去”,实现订单“开门红”,除了企业自身实力外,也与园区培育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带动作用,加速集聚产业密不可分。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摩托车产业集群、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新型电子产业集群等,企业间协同发展、互促互进的产业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在摩托车产业集群方面,园区有69家汽摩规上工业企业,通过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发动机、车架、消声器等零部件供应及时且品质优良,摩托车的生产高效且性价比高,让万虎机电、北易车业、峻驰摩托等在内的多家摩托车出口企业,凭借高性价比与卓越品质,抓住无数外国采购商的心。
据统计,2024年,园区出口两轮和三轮摩托车总量达7.9万辆,出口额突破5亿元,成为江津外贸发展的"硬核力量"。
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同样发展势头强劲。从"动力心脏"到"耐磨王者",再到"全能助手",科马工贸、恒昌农具、威马农机等企业共同构筑了完善的农机装备产业生态。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5家规上农机装备及配套企业实现产值32.74亿元。
展望未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更多"重庆造"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支撑。
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将继续深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搭建更多海外市场拓展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企业对未来也做好了规划。重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派驻最精锐的工程师团队,用"绣花功夫"把项目做成标杆,让世界看到中国水力机电总包的硬核实力。同时,继续深化精益管理,立足国内,主攻国外市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抢抓高质量订单。
重庆百世威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充分利用江津综保区的保税加工政策,以更加高效的运营模式和创新的业务策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拓宽国际市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