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痛点”变“发展亮点”——江北“两江四岸”治理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雨

2025-08-20 20:32

8月15日,重庆首个川江航运特色主题公园——川江航运文化园在江北区开园。该园位于朝天门桥下,紧邻长江,其创新运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全景展现川江航运变迁、民族工业西迁发展及卢作孚运输救国的故事,为市民再添一个游玩好去处。

▲8月15日,江北区川江航运文化园,市民在公园行走。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鲜为人知的是,川江航运文化园所在地,过去是一个垃圾中转站,屡遭附近居民投诉。江北区政府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其更早之前为民生机器厂旧址,于是决定尊重历史文化,“还江于民”,迁建垃圾中转站,建设川江航运文化园。该项目从今年1月开工到8月中旬开园,只用了7个月时间。

记者在江北区采访获悉,2018年以来,该区以“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江北嘴江滩公园、相国寺滨江公园、盘溪河滨江公园、洋炮局文创生态湾、嘉陵江星悦活力湾等“三园两湾”五个项目,推动生态、生活与商业有机融合,把过去的环境痛点成了现在的发展亮点。

整体谋划推进环境治理:

“桥角角”变身青年消费新地标

江北区位于嘉陵江、长江交汇处北岸,坐拥104公里江岸线,是主城江岸线最长的区。绵长的江岸线不仅给该区带来了绝美风光,也使其在环境治理上面临更多的痛点与难点。

2018年,该区启动岸线清爽行动,累计拆除餐饮船舶98艘、渔船210艘,关停取缔码头10座,清理废弃渡口11个,腾退回收优质岸线7.5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餐饮船取缔清零,率先实现主城区嘉陵江货运码头全面关停,率先关停沿江货运码头砂石业务功能,率先实现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全覆盖,率先完成渔民退捕转产工作。

与此同时,该区全覆盖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打通“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源头”全过程监督管理链条,两江干流15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销号。

江北区在治岸治污的同时,还着眼“还江于民”,整体谋划实施了“三园两湾”五个项目,共建成步行道、骑行道约50公里、下江通道79个、景观平台9个、篮球场6个、羽毛球场2个、公共卫生间8个、停车场9个,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有效承接江北嘴金融核心区、鎏嘉码头、龙湖星悦荟等周边商业辐射,开辟新的商业空间。

位于高家花园轨道大桥与渔人湾码头之间的“N37桥角角”便由过去的环境痛点变成了现在的青年消费新地标。

▲重庆野歌会在N37桥角角夜光营地举行。受访单位供图

过去,这里是杨家河沟排污口,黑臭水体直排嘉陵江,周边居民避之不及。

一方面,江北通过新建管涵、整治雨污错混接点、全线清淤,在解决杨家河沟黑臭水体问题的同时,还在河口处建起了善水北滨广场和善水北滨公园。另一方面,江北将其纳入“三园两湾”项目,拓宽一幅桥梁,并在桥下修建了两层商业空间。

2023年,N37风起文旅入驻运营该项目,以社交运动为特色,开展篮球、足球、飞盘、攻防箭、滑板、陆冲、骑行等运动,打造了“山下好声音”“野歌会”等一批网红活动,每天晚上都吸引数千名年轻人前往聚会,成为“重庆最美桥下空间”。

环境反哺商业:

三洞桥风情街5年没变更过一家店铺

这几年,许多餐饮店反映生意不好做,但江北三洞桥风情街过去5年,无一家变更。来这里吃饭,有时需要提前两天预订。

其实,这条商业街过去并不被人看好。三洞桥风情街早在2013年就已建成开业,但因招商困难,整整荒废了5年,2018年才有零星商家入驻,2020年开始爆火,一直持续至今。

三洞桥风情街的爆火得益于江北江滩公园的建设。该公园起于嘉陵江北岸长安码头,止于塔子山南麓观音寺,岸线全长6.01公里,贯穿北滨路鎏嘉码头、聚贤金融公园、江北大剧院、三洞桥商业街等重要景观门户区域,是“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项目之一。

江滩公园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江滩公园的对岸,是朝天门、洪崖洞等景点,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跨江而过,重庆江城、山城、桥都的特色在这里汇集,是拍摄洪崖洞、观看江北嘴灯光秀和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的最佳之地。

二是公园内通过消落带治理,建成三级休闲步道:季节性步道春夏之季露出水面,游客可亲水游玩;滨江绿道综合步行道、骑行道功能,供市民日常休闲;半城漫道连接保定门、东升门等景点,尽览江北城人文特色与厚重历史。

▲6月8日,江北区钻石广场,漫步在江边欣赏夜景。记者 谢智强 摄

“江滩公园每天都有上万人来打卡,每晚都要热闹到十一二点。”三洞桥风情街副总经理张佑佳告诉记者,三洞桥风情街紧邻江滩公园,生意不火都难。

不仅如此,三洞桥风情街的爆火,还带火了其上方公路对面的商业,去年10月,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三洞桥风情街二期”正式开街。

持续提升发展成效:

社区河长制工作站打通治水护河“最后一米”

江北区自2024年全面完成“三园两湾”项目后,相继涌现出江滩公园、a~台、N37桥角角夜光营、洋炮局1862兵工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网红景点和网红商业,游客接待量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江北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4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5%。其中,入境游客5.2万人次,同比激增84.01%;国内游客343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19%。游客总花费198.9亿元,同比增幅37.07%。

为持续提升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成效,江北区还在全国率先打造社区河长制工作站,打通治水护河“最后一米”。

记者在最早成立的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河长制工作站看到,这个工作站就设立在江滩公园千厮门桥下,建筑面积共计约50平方米,24小时都有人值班,承担着巡河护河、公共安全、十年禁渔等多项职能。

“江滩公园建成后,节假日高峰期达每天10万人,大大小小的摊点500余个,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环境污染、便民需求的压力巨大。”桂花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仁秀告诉记者,2022年,区政府组建工作专班,相关部门、街道每天派人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巡逻喊话、安全劝导、救助游客、维持秩序、疏导人流,专班在千厮门桥下设立现场指挥部,最初只是一顶帐篷、几张桌椅,这就是现在桂花街社区河长制工作站的前身。

2023年,江北区将帐篷换成集装箱,设立社区河长制工作站,对沿江景区实行常态化管理,至今已建成投用8个社区河长制工作站,累计救治遇险、受伤游客50余人,帮助寻找走散儿童50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万余人次。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