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等地加快完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
2025-10-28 09:39

▲重庆市綦江区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分析筛查异常数据。杨莹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加快完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善于运用大数据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推动行权数字化与监督数字化如影随形,为监督执纪执法安上科技“透视镜”?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祁小青 山东省德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宋秉洲 重庆市綦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吴茂春 江苏省淮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
促进融合发展,推动行权数字化与监督数字化如影随形
记者:推动行权数字化与监督数字化如影随形,对于权力的脱轨、失范,具有天然的震慑作用。实践中,开展了哪些工作?
宋秉洲:加快完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是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质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我们抢抓数字重庆建设机遇,系统谋划、创新实践,从“建基座、强应用、育人才”三个维度一体推进、持续攻坚,建成涵盖“技术支撑中心、数据赋能中心、人才孵化中心”三大职能的“綦数参战”数字赋能实验室,具备数据归集共享、智能查询分析、定制化数据建模、电子数据取证、案情综合研判、线上协同办公以及系统性人才培训等多种功能,实现从执行决策到内部管理全流程一体贯通。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聚起来。建立一体化数据资源中心,制定数据采集、治理、共享标准,打通数据壁垒,形成高质量的“数据湖”,推动监督协同联动,实现监督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系统、动态掌握权力运行全貌。建立数据动态更新与治理机制,确保数据资源的鲜活性和可用性,形成“业务需求共同研讨—数据采集比对—智能预警发现—线索精准推送—核查处置反馈—风腐同查同治”的全链条、闭环式应用模式;建立监督模型“建用结合”机制,紧盯工程建设、惠民补贴、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研发定制化、个性化的监督应用场景,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自动预警。通过海量数据的比对、碰撞和关联分析,对权力运行全景式扫描、靶向式聚焦,从异常数据中“找线头”,以数据关联锁定“利益链”,精准揭开“隐身衣”。强化数据治理和建模分析能力,为监督提供深层次、前瞻性的数据服务与研判工具,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祁小青:我们将“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建成纪检监察大数据资源中心、监督贯通应用平台、“云工作站”大数据办案平台等信息化平台,部署开展数字资源汇聚、赋能监督、行权预警三项重点任务,以数字化驱动引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数据底座,以建设市级大数据资源中心为契机,对接76家市直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整合可接入纪检监察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信息,形成目录,最大限度汇聚数据资源。建立“需求反馈—优化升级”闭环机制,定期向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推送数据资源目录,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拓展丰富监督应用场景,围绕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工作,统筹市县力量,按照“一地建设、全市共享”的原则,建立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全面提升监督成效。推动行权监督预警,聚焦重点领域,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在现有数字平台基础上嵌入监督模块,实时监控行权过程。比如,聚焦农村集体“三资”漏登漏报、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完成农经“三资”监管平台升级,设置“监督预警”模块,对大额资金转账、资产资源合同到期等情况提前预警,预警信息同步推送纪检监察机关,增强监督主动性。
吴茂春:通过数字技术、信息化手段推动监督方式变革,实现监督思路、方法、模式、载体的系统性重塑,提升监督的精准度、穿透力和实效性,数据的贯通和归集是关键。只有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各类数据要素汇聚融合,才能更好释放监督效能。我们充分发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作用,建立数据采集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数据采集流程,提高采集效率,完善大数据资源池建设,打造集硬件、软件、资源、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纪检监察大数据资源中心,做实数据支撑。依托大数据资源中心基础数据,通过淮安市公权力监督系统设置的权力运行管理、大数据分析预警、预警信息流转办理等功能模块,按照“权力节点数据+算法规则模型”路径,开展大数据筛查比对和嵌入式监督,主动发现廉洁风险隐患,形成发现、核查、处置、反馈的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同时,成立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应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摸底调研,按照“充分发挥淮安自建系统特色作用,统筹推进上级系统市县部署应用”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淮安市数字纪检监察应用体系实施意见》,以数字技术助力监督检查全面覆盖、审查调查提质增效、为民服务通畅满意、业务办公便捷高效、辅助决策精准有效。比如,运用“一把手”监督评价平台,对“一把手”监督信息全方位收集、常态化更新,强化对“一把手”监督;运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业务平台,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实现监督全覆盖有形有效。
树牢数字为民理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实践中,如何通过数字赋能监督,严惩“蝇贪蚁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吴茂春: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探索运用大数据思维、搭建大数据模型、推动大数据监督。一方面,归集相关领域制度文件,以禁止性规定为导向,开展数据比对;另一方面,结合以往查处的典型案例、多发频发问题,强化数据分析研判,总结规律,推动类案整治。同时,围绕大数据筛查预警发现的异常问题,完善信息推送和处置机制,形成“发现—推送—整改—反馈”闭环治理链条,推动问题从“解决一件”向“规范一片”深化拓展。比如,在中小学“校园餐”整治工作中,我们建立了超目录范围采购、同物不同价、买高不买低、套取膳食经费、超折扣付款等5个数据模型,开展碰撞比对,精准发现了一批违规采购非中标供应商食品、采购价格虚高、套取挪用伙食费等问题。在查处问题的基础上,督促全市710所供餐学校全部建立食堂专户和专账,伙食费来源、支出明细一目了然;以县区为单位,统一公开招标建立大宗食材供应商库,明确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供学校进行比价竞选、双向选择确定供货商,实现校园食材统一招标采购、统一索证索票、统一检测查验、统一贮存配送、统一评价考核,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配送环节全流程把控,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和全覆盖监督格局,让校园餐成为放心餐、营养餐。
宋秉洲: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党建·重庆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精准运用数据建模等技术手段,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多维度、精细化数据分析模型。重点围绕医保基金管理使用、农业惠农补贴等领域,建立“医保基金使用中的虚假就医、过度医疗、串换项目、欺诈骗保”“违规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数据模型25个,通过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轨迹还原等技战法,精准捕捉案件关键信息,及时查处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把监督执纪执法与推动整改、优化治理、维护民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制度性缺陷、机制性漏洞,有针对性地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举一反三,开展行业性、领域性整治,扎紧制度笼子。比如,结合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推送的异常数据,我们围绕医保领域虚假就医、过度医疗、串换项目等高频违规问题,开发9个专项数据模型。通过深度分析医保结算、诊疗记录、费用明细等数据,重点筛查异常参保、虚假住院、违规报销等可疑线索,循线深挖,严肃查处相关问题。同时,督促医保局完善制度机制,自建医保基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从源头防控。
祁小青: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我们在技术供给、数据分析上不断突破,有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模型拓展线索来源,梳理市民热线、信访举报等相关数据,统筹安排县(市、区)纪委监委分领域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类处置强化源头治理,对大数据筛查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分类处置,有效提升核查效率和治理效能。对涉嫌违纪违法的,由纪检监察机关重点进行调查核实;对需要整改的,由相关部门单位立查立改;对需要堵塞制度漏洞的,督促职能部门健全相关制度机制。
增强数字素养,推动干部善于运用大数据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记者: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如何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数字意识和数字素养?
祁小青:我们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培树数据思维,成立信息技术保障室,从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选拔业务骨干,纳入全市数字监督“人才库”,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深化运用“业务部门提需求、技术部门做支撑、数字赋能提质效”工作机制,针对业务部门的建模需求,采用“上门指导”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部门的数据思维和建模能力。先后举办大数据分析应用、电子数据取证、云工作站平台使用等专题培训,开展信息化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全市电子数据取证技能竞赛,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大数据应用实战能力。
吴茂春:我们把技术部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实战练兵场、数据分析能手的孵化基地、大数据信息化的赋能中心,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到技术部门轮岗锻炼,树立大数据思维,精准化个性化培养大数据监督骨干人才,推动信息技术从“专业用”向“全员用”转变。注重年轻干部、新进人员应用技能的培养,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实战练兵、精品案例评选、大数据监督建模、信息技术能力专项测试等活动,以赛代训,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信息技术实战应用能力水平。
宋秉洲:我们以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为契机,构建全覆盖阶梯式培训体系,开设核心课程,编印《一问一答业务手册》《数据分析案例库》,将抽象技术转化为易懂内容,帮助干部快速掌握基础技能。创新“实战练兵”机制,通过真实案例复盘、嵌入专案实战等方式,让干部在数据筛选、线索挖掘、电子取证等实战场景中历练成长,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建立全区纪检监察数据人才库,鼓励干部跨领域学习交流,推动干部在大数据监督一线历练,实现数字素养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专业能力有效贯通。
编辑手记 | 强化数字思维 增强数字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和能力建设,是提升腐败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数字化背景下,强化数字思维、增强数字素养,培养造就一支数字意识强、具有数字化胜任能力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才能持续释放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的倍增效应。
山东德州、重庆綦江、江苏淮安等地深入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其实践路径各不相同,但都强调培养纪检监察干部数字思维、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强化数字思维、增强数字素养,必须养成用数字思维去认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搞懂数字化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升利用数据强化监督、辅助决策、预判趋势的能力,拓展以数据驱动治理的战略视野。特别是随着反腐败斗争进入深水区,更要持续提高运用大数据信息化能力,推动正风反腐思路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嵌入式监督、穿透式检视、立体式研判,直揭权钱交易本质,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深度广度,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李张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