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设备点检项目冠军杜青松:从企业工程师到金牌选手的“数字化”转身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郑宇 实习生 胡云凤

2025-09-24 22:53

晚上11点,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设备点检基地依然亮着灯。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师杜青松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频谱图,试图从中分析出设备故障的原因。这样的夜晚,在他备战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设备点检赛项的九个多月里,是常态。

▲杜青松。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这块金牌是我人生赛道的关键跨越。”刚满30岁的杜青松说,与许多选手不同,他曾是企业一名自动化工程师。去年12月才加入教师队伍,今年1月便通过选拔,开始备战这场全新的挑战。

“设备点检就像给生产线做‘全身体检’。”杜青松介绍,赛项模拟工业场景,分为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系统维护、设备点检管理与故障诊断排除、设备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编程调试、设备监测故障诊断与分析四个模块。其中,设备监测故障诊断与分析成为他最大的挑战。

“要通过频谱判断螺丝松动等故障,需要扎实的机械理论,这正是我的薄弱环节。”杜青松坦言,初期面对那些抽象的图谱,他一度感到迷茫。为此,教练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攻关方案”,专门请来了一位震动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一对一”强化辅导。在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杜青松开启了“恶补”模式。

备赛的最后冲刺阶段,杜青松几乎将实训室当作第二个家,每日训练超过16个小时,每一餐都由教练团队亲自送到手边。

国赛赛场的较量,是对技能、心态与应变能力的终极考验。比赛中,在模块A的数据录入环节,意外发生了——系统界面突然显示异常,部分关键数据无法正常显现,而此时比赛仅剩最后5分钟。

“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马上告诉自己必须冷静。”杜青松判断可能是数据导入顺序错误,他果断调整策略,尝试重新校验流程,最终在倒计时结束前顺利完成任务。“做完那一刻,才发觉出了一身冷汗。”

这枚金牌,对杜青松而言既是莫大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目前他已规划清晰未来方向:将系统总结竞赛经验,编写校本教材融入教学;依托学校设备点检集训基地,通过“卓越技能竞赛班”构建人才梯队;深化产教融合,对接重庆市现代制造业需求,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杜青松表示,“我的金牌之路刚刚完成第一个章节,更重要的,是将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在未来带领更多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技能舞台。”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