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抗战胜利80周年|这场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个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介绍情况,其中两个党派和重庆渊源很深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周尤 北京报道

2025-08-29 17:07

8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一场记者见面会,邀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陈星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王路、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卢国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丛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利平等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介绍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5个民主党派中,有两个在重庆发祥,分别是: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九三学社。

▲见面会现场。记者 周尤 摄

重庆是民主党派的摇篮

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百年进程中,重庆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绘就了风雨同舟的统战画卷。作为党的统战工作重要实践地、中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发祥地和“政治协商”的诞生地,重庆拥有光荣的统战历史、优良的统战传统、深厚的统战底蕴、丰富的统战实践,为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位于嘉陵江畔的特园,原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是抗战时期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秘密基地。两个民主党派就在特园成立。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前身之一。

1941年5月,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王炳南、王昆仑等秘密筹划成立了中国民族大众同盟,一年后改称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小民革成员大都是国民党民主派人士,其中不少成为后来成立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骨干。1945年10月28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和推动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特园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四年后,民联与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革等统一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而九三学社,则是1946年5月4日在毛泽东的启发和鼓励下,在重庆青年大厦宣告成立的。多年来,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力量。

参加见面会的另外两个党派和重庆也有很深的渊源,那就是农工民主党和致公党。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抗战时期,农工党中央机关移驻重庆,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抗日救亡工作。致公党从党、堂并存到成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党,其筹备工作也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在重庆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有力促进了民主阵营的形成和民主政治力量的壮大,把统一战线推向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为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战胜利之后 农工党党员经历了东京审判

发布会上,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王路向现场记者讲述了农工党党员经历东京审判的故事。

“二战胜利后,由中、苏、美、英、法等11个国家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东京审判。农工党老一辈的党员、担任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助理检察官的裘劭恒同志,亲历了这场正义的审判。”王路说,裘劭恒和他的同事们受法庭的派遣,到南京等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以大量的铁证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这次审判把战争罪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一次清算,也为中国作为最大受害国出庭起诉维护了尊严,为惨遭日本军国主义杀戮的死难者伸张了正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书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写得非常清楚,其中有专门的章节记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谓铁证如山。

王路表示,二战的胜利,不仅结束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更重塑了战后国际秩序和坚定了人类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成果,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和平来之不易,维护好世界和平,站在公平正义一边,这是二战留给我们全人类的启示。”

在谈到如何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时,王路表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战史观本质上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捍卫人类共同的正义和良知、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法西斯侵略所取得的历史胜利写照。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的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直接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的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美元。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终于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王路指出,面对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让二战的胜利成果持续绽放光芒。

民革推动两岸人士共话抗战精神,唤醒两岸同胞共同历史记忆

“发挥优势、促进祖国统一”是民革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民革在推动两岸人士共话抗战精神,唤醒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增进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一个中国认同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陈星莺介绍,近年来,民革中央积极推动两岸共享史料、共修史书,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共同编著出版了《长城与抗战》一书,收录了长城沿线军队抗日战争的图文资料,其中许多史料是首次面世。“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两岸专家学者秉持客观、全面的精神,尊重历史、再现历史,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另外,民革中央又组织了两岸青年同走抗战路,先后赴北京、湖北、江苏、上海、山西等地开展‘长城抗战缅怀之旅’‘长江抗战缅怀之旅’等活动,通过凭吊先烈、参观抗日战争展馆、走访抗战遗址、拜访抗日老战士、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两岸同胞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此外,民革中央、各级民革组织还纷纷开展如两岸书画展等各类抗战纪念活动。一是要发挥民革参政党政治优势,主动担当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发声。二是要发挥民革的独特历史渊源优势,将弘扬中山精神、黄埔精神和抗战精神紧密结合,广泛凝聚爱国力量。三是发挥民革联系广泛的优势,创新思路、广拓渠道,积极推动形成两岸各界共话抗战、共缅先烈、共创未来的热烈氛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