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万州:212字《村规民约》,川渝毗邻三村探索文明实践路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卞立成

2025-07-17 20:14

7月15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媒体采访活动来到位于万州区余家镇硝水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以下简称“联合服务站”),探访川渝毗邻村镇文明实践常交流、勤互动,让群众得实惠、享文明成效。

走进硝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映入眼帘的是各项充实的文明实践活动留下的影像资料,从理论宣讲到丰收节活动,从联合提升茶叶种植技术到联合举办“村晚”,照片中一张张朴实的笑脸直观地呈现村民们的满意度。

联合服务站主动与毗邻的开江县长岭镇、广福镇深入沟通对接,整合川渝两地3村资源,打造了“1个中心站+6个院落文明实践点”。以党建为统领统筹调度“三村”力量,硝水村携手山溪口村和兰草沟村深入开展联合护林、助困帮办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次。

此外,在联合服务站统筹下,三村还广泛征集两地村民意见建议,共商、共议、共用212字《村规民约》,三村茶叶专家、种茶大户、加工企业代表以及青年志愿者们定期齐聚硝水茶园,通过“田坎讲堂、现场展示、活学活用”等活动带动川渝两地高山生态茶规模种植500余亩,3村村民增收1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真正实现让“一片茶”造福“一方人”。

联合服务站只是万州区推进川渝文明实践共建的缩影,“川东北渝东北文明实践涵盖重庆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城口县和四川达州市,五地红色资源丰富。”万州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五地通过“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宣传联动”,开展“百课齐讲、千屏共亮、万人同唱”爱国行系列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形成“传唱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让川东北渝东北文明实践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