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焕新生 文旅谱新篇——云阳耀灵盐大路文旅蓬勃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张珺 通讯员 田延林

2025-05-15 14:45

当亿万年地质史与千年人文史在青石板上相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云阳县耀灵镇开展徒步游活动。

近日,继“云阳见面·盐途闪耀”徒步游活动启动以来,又一支160余人的徒步队伍重走云阳耀灵盐大路,持续为这条千年古道注入了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这条承载巴渝盐运文明的历史长廊,正通过“地质+人文”的创新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机。

古道风华,咽喉要道

这条川盐古道,犹如一条蜿蜒的历史长带贯穿于川、渝、鄂地区。云阳作为其中的关键段落,自云阳老县城出发,途经水磨梁、龙角、泥溪、耀灵一路延伸至利川柏杨坝。

耀灵镇作为“川盐古道”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龙缸景区。这里曾是繁华至极的盐道重镇,境内8公里长的“盐大路”,堪称“川盐古道”的精华所在——线路最长、景点最丰、保存最完整,无数故事在此汇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岁月变迁,焕新启程

云阳古盐道,因盐而生,故名“盐大路”。两千多年前,云安盐泉的发现与“白兔井”的开凿,让这里成为了赣、川、鄂等地富商云集的千古盐都。时光流转,到了20世纪80年代,本地井盐产业格局重塑,内外销兼顾的新模式带来机遇与挑战。随着通往各地的公路相继开通,交通日益便捷,盐大路逐渐褪去往日的喧嚣,隐入历史的尘埃。

随着云阳世界地质公园创建成功、火爆出圈,这条古盐道又迎来了新生。

当地党委、政府乘势而上,秉承“保护即发展”的理念,通过积极融入“龙环线”旅游特色组团,对盐大路沿途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修复,在保持本土文化、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增设解说牌、打卡点,组织开展徒步游、林下音乐节、露营等活动,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胜势。

该镇借势古道开发,正形成“古道+农家乐+农业”的产业链,已依山就势打造特色农家乐5个,开发“油茶米米”“牛膻皮”等耀灵特色菜5道,土鸡蛋、土鸡、高山腊肉等农产品得以变现,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增收。今年"五·一",古道沿线农家乐游人如织。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