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两江观察|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中国复眼”开眼 监测小行星运行轨迹守护地球家园
    重庆日报客户端 王天翊 张锦辉 周奇
    时间:2022-12-29 15:59:59

    12月29日,随着明月山上4部口径达16米的天文雷达同时发射信号,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中国复眼”一期正式开机,可用于监测近地小行星运行态势,为人类空间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12月29日,两江新区明月山,“中国复眼”项目4部口径达16米的天文雷达矗立在此观测太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小行星运行态势关乎全人类的安全。据介绍,太阳系中有超过2.5万颗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恐龙灭绝、通古斯大爆炸等事件都被认为与小行星撞击有关。

    为了守护好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航天局在今年4月宣布,中国将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体系化的国家小行星防御系统。“中国复眼”,就是这个小行星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9日,位于两江新区明月山的“中国复眼”一期项目正式开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中国复眼”由多部小型天文雷达组成,其排列类似于昆虫的复眼,“中国复眼”因此得名。参与打造该项目的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向寅表示,“中国复眼”还蕴含着“中国复兴之眼”的深意,是人类望向深空的一只巨眼。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直径达500米、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它与“中国复眼”各有千秋:前者本身不发射信号,却可以接收到数千光年外的恒星、脉冲星等天体或天文事件发出的信号,是灵敏度极高的“远视眼”;后者可以主动发射电磁信号并接收回波,因此适用于观测本身几乎不发出信号的近地小行星,更擅长察觉“近处的危险”。

    ▲“中国复眼”拍摄国内首张基于分布式雷达的三维月面图。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供图

    此次开机的一期项目包含4部16米口径雷达,主要用于开展技术验证和储备,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能力的深空探测雷达,已在近日的试运行中拍摄国内首张基于分布式雷达的三维月面图。

    位于云阳县的二期项目即将在明年初开工建设,包含25—36部雷达,观测距离约750万公里,将用于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

    ▲12月29日,两江新区明月山,“中国复眼”项目设备方舱内,技术人员正在对雷达天线和传输链路进行信号分析和测试。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三期项目计划建成一个由上百台雷达组成的大科学装置,观测距离达1.5亿公里,为美国阿雷西博雷达(当前世界上观测距离最远的深空探测雷达)的3倍,可发现千万公里外仅足球大小的小行星并监测其运动轨迹,评估其对地球的威胁,并为主动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关键信息。

    主编:曾立 | 编辑:白麟 |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