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坚守“疫”线的重庆摄影人,用镜头记录抗疫“凡人歌”|专访向晓秋
    视觉重庆 赵丹丹
    时间:2022-11-25 14:02:48

    初冬的重庆,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总有人会站出来,为信念、使命、为担当,他们义无反顾奔赴前方,守护着市民的生命与光亮。

    疫情之下,有人在守护,也有人在记录。

    向晓秋,一个最近总出现在全民战“疫”新闻报道中的名字。

    属于这个名字的前缀,是特约摄影,是摄影记者。

    从11月7日开始,他几乎每日都奔走在疫情的“前线”与“后方”,记录下了近4000张抗疫“星河”中处处闪耀的凡人微光,勾勒出一幅幅“抗疫人”群像图,传递着非常时刻重庆人众志成城、逆向而行的正能量。

    在他的镜头里,有深夜里借着手电筒微光进入混管阳性人员居住楼栋的“追阳人”,有清晨戴着口罩行进在冷冽街道上的环卫工,有骑着摩托依旧在路上奔波的外卖员,也有免费为卡点志愿者送去热包子的年轻小伙子。

    用镜头记录“故事”的人,何尝不是故事中的“抗疫人”。一个阳光微熙的日子,我们拨通了他的电话,听他讲述了这些影像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在抗疫现场的一些经历。

    ▲穿防护服,准备跟拍追“阳”队的向晓秋

    01

    如何用影像记录疫情下的重庆故事?

    向晓秋的答案显而易见,“凝视时代,记录平凡”。

    这种创作理念贯穿了他的拍摄始终,在他的抗疫影像中,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必定吸引眼光的一线医护人员,只有疫情下最真实的平凡人。在十多天的拍摄中,有两组作品是令向晓秋印象最深刻的。

    一组是被不少媒体转载刊发的逆行追“阳”人。在此之前,这是一支鲜少人知的特殊战疫队伍——当一管核酸样本中检测出阳性时,他们需要第一时间上门为该管相关居民再次采样,若检测出阳性,就要迅速将其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因同一管内的核酸样本较多,他们往往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几乎每个深夜都走在去往居民家或是疾控中心的路上。令向晓秋最难忘怀的一幕,是追阳小分队身穿各种繁琐的“装备”,为找路举着手电筒在老小区时转了一圈又一圈,“有的路被临时封控了,有一次找了半个多小时”。

    “那是我在这次疫情中遇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之一。”向晓秋的声音变得很温柔。而为了记录这一个个瞬间和逆行身影,他从下午6点拍到了晚上12点,又继续跟着小分队将样本送去了疾控中心。

    另一组则是来自垫江商务委的“青春力量”。12人的青年队伍活跃在物资供应、物流配送、保障食品供应等抗疫各条战线,向晓秋跟了他们快一天,从协助酒店备餐到深夜清点物资,“几乎每个人都是连轴转,真的很感动”。

    让向晓秋感动的,还有同为物资保障组的“疫”线“姐妹花”。为了保障企业闭环安全生产,4位巾帼姐妹花扛起了50斤的土豆和50斤的大米,抡起了皮卡车的方向盘,挨家挨户为工人去拿换洗的衣物。

    回过头来看,正是日常又不日常,平凡又不平凡的“凡人小事”,却反而产出了更精细且耐咀嚼的视觉报道,进而让观者感受到疫情下城市的脉动与温度。

    02

    “确实辛苦”

    这四个字,被向晓秋反复用来形容自己镜头下凡人英雄的抗疫状态。而在我们看来,将这四个字用在向晓秋身上也显得恰如其分。

    为了拍摄义务为疫情防控人员送早餐的姐弟二人,向晓秋从前一晚的11点便开始蹲守,从揉面开始记录,直到热气腾腾的包子被送到高速路口等多个卡点。时针已稳稳指向9点,时间,整整过去了10个小时。

    初冬的山城,疫情仍处在快速发展期。扛着相机沉浸在这座城市巨大情感张力中,作为摄影记者的他更感到一种迫切了。

    为此,他连续工作了38小时,记录下垫江抗疫的“十二时辰”。早上7点出门,拍到6点临时决定下“抗疫24小时”接着一直拍到第二天下午,晚上回家后,又是一刻不停地选图、修图,写图片新闻,再传给媒体刊发。

    “困得遭不住,中间眯了两回瞌睡”,却都只有半个多小时,“想到该是拍那个画面的时候,瞬间就惊醒了”。

    紧紧攥住的时间,在相机屏幕上昼夜更替,最终造就了影像绵密丰富且充满细节的《一个摄影师眼中的垫江抗“疫”24小时》。他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说书人”,用镜头定格抗疫世间像,呈现出垫江人的众志成城与守望相助,将整座城市的抗疫故事娓娓道来的讲述,温暖动人。

    而在这十多天的拍摄中,作为资深摄影记者的向晓秋也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进行拍摄。他颇为风趣地形容,“一呼一吸间,口罩像青蛙肚子一起一伏”。

    拍摄中,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只穿一件衬衣的他都感觉不到一丝冬日的凉意,虽然并没有想象中呼出的水汽阻碍视线,但拍完想看照片时,相机却时常碰到面罩,“掌握不好距离,后面几天就好一点了”。

    这也算是他漫长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高密度地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怕吗?”我们问他。

    “我的拍摄是在做足了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其实心理没什么负担。”比起担心被感染,他更怕那些疫情中的感动和奉献没能被镜头及时记录。

    03

    一副好的摄影作品的诞生,是时机与技能的双重加成,蕴含了拍摄者对生命和生活的体会。作为一位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摄影人,向晓秋有鹰一般的双眼,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磨砺出了他敏锐的新闻直觉,让他能够在这场疫情中释放自己的光芒。

    摄影人、新闻人,是向晓秋的双重身份。但无论哪个身份,都有一种使命感,让他奔赴“疫”线,去记录构筑起了守护城市的坚强防线,去发现涌动的城市力量。“全方位记录展现垫江人民的众志成城,不畏艰险”。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向晓秋印象极深。女孩作为密接人员进入隔离点隔离,年纪虽小却十分乖巧,“特别坚强,特别乖”,工作人员对她也很是精心呵护,定时在窗外她交谈,关心她的健康生活和学习状况。“你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他希望通过这些影像在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众认识到防疫一线人员的辛苦,借此唤起大众对疫情防控的进一步支持和理解。“共同抗疫,早日战胜疫情”。

    因而在拍摄过程中,向晓秋会有意识地寻找具备更多传播点的影像,“真实记录,快速传播”。而他拍摄的“追阳小分队”便被重庆日报做成了视觉产品。“可能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抗疫队伍,所以我把他们记录了下来”。

    就在我们采访的当天,向晓秋开始了自己的“守卡”工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在小区坚守5天,三班倒,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卡点”和“隔离点”之间。电话那条,他语气坚定“我已经装好我的铺盖卷了”。而他依旧不会放下自己的相机,计划就在“卡点”附近记录一些影像。

    “能多拍一点,就多拍一点”。

    视觉重庆温馨提示:除工作需要确需外出拍摄外,我们倡导各位摄影人“宅家创作”,从身边出发,在方寸之间拍出好作品。

    注:文中图片和视频均为向晓秋拍摄,如需转载使用,务请联系客服工作人员。

    视觉重庆摄影师专访栏目将为大家持续带来业内优秀摄影师访谈,欢迎各位摄影师自荐或推荐。

    主编:史宗伟 | 编辑:赵丹丹 | 审核:刘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