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0-04-20 06:27:35 | 编辑:王君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4月16日,光明日报社、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研讨会。本报特将与会专家发言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重庆如何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发挥带动作用

      金鑫

      目前,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取得了许多耀眼的成绩。今年以来,在全国铁海联运班列受疫情影响大面积停驶的情况下,重庆新开出了涪陵和长寿两条班列,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实现逆势增长。下一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建议由重庆牵头,加强与毗邻省区以及南向通道相关国家有关部门的会商和论证,在稳步提升铁海联运班列规模基础上,统筹“水、陆、空、铁、信”,打造和提升“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国际枢纽通道。建设国际性的交通物流信息枢纽体系,构筑对外开放立体大通道。

      深化友城交往,做优经济合作蛋糕。当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友城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疫情期间,国际友好城市之间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很多。建议进一步用好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这一重要平台,加强政策沟通,完善友好城市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友城合作模式机制创新。可探索建立友好城市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产业合作机制、商会(协会)合作机制、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等,友好城市所在的高校与智库机构,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联合研究,共同破题,寻找合作路径,实现优势互补。根据重庆产业发展布局,可以新增一批沿线国家和发达国家友好城市,提升交往内涵与质量,拓展参与“一带一路”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自贸区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国家都在思考如何构建健康良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强产业协同与协调合作。中西部地区具有要素成本优势,也具有联通“一带一路”沿线、辐射沿边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建议重庆加强与中西部其他省市的协同,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与东盟等国家的产业链合作,在稳链、强链、补链等方面下功夫,加大招商引资和引智力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高端产业链集群。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通过推进口岸物流降本增效、行政事项精准放权、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式来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在全市开发开放的核心载体作用,推动完善开放平台体系,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增进民心相通,强化人文特色。“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项目”,也需要“小而美”的能引起民心共振的小项目。下一步,建议挖掘好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民心相通的鲜活故事,激励更多社会主体、更多国际资金、更多志愿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性,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这中间有很多工作可做,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和案例,重庆可以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这既是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贡献,体现“一带一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定位,也会给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

      漫画/郭红松

      聚力全球运筹 建设全球性城市

      杨开忠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借此发言机会,我就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作用”谈两点认识。

      一是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新的全球性城市。全球性城市是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城市。为适应和驾驭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我国必须大力培育发展扎根本土、辐射全球的全球性城市和以此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GaWC,到2019年,我国已有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深圳6个全球性城市以及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和台湾海峡4个世界级城市群。我国应在提升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球性城市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的全球性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与成都同为成渝地区两个较高端的世界二线城市,是长江经济走廊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结合部,具有区位优势、体制优势、政策优势,建设全球性城市条件优越。贯彻落实“三个作用”的重要精神,重庆要抓住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一带一路”运筹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发展成为立足西部、扎根国内、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性城市,以更好地支撑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二是聚力全球运筹中心建设。此次疫情凸显了供应链和全球运筹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全球运筹管理、维护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和政府、市场和国家空前重视的问题。运筹管理能力也可以称为资源配置能力。重庆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大力培育发展“一带一路”运筹中心功能,使建设全球运筹中心成为支撑引领全球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一要辩证看待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精准识别其中的挑战和机遇,发挥优势补链强链,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掌握供应链、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二要深入贯彻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更加着力推进通道国际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三要制定实施总部经济战略,大力发展生产运筹能力的经济;四要争取承接更大改革自主权,全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五要把人才发展真正放到优先位置上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努力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人才之都。

      (作者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在发挥好“三个作用”中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黄承梁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光明日报社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研讨会,很及时,很重要,很有意义。重庆要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中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

      在统筹发挥“三个作用”中,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长江经济带多个省份相邻相近,生态系统耦合度、竞合性极高,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西南地区包含滇、川、藏、渝、黔、桂多省市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保持这一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重庆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一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亚欧大陆桥,实现“一带一路”完美闭合,有利于形成内陆开放门户绿色发展的典范效应,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走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之路,将为重庆“走出去”提供更大平台。三是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地。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而言,上游的污染程度决定了下游的治理难度;相反,上游的山清水秀,又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重庆的生态,事关长江母亲河、事关全国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融入全球战略中,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一是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本身是新时代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重庆可以进一步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拓展经济腹地,实现重庆在长江上游地区率先崛起,从而带动引领长江上游地区“一盘棋”发展。二是更好融入全球战略。发挥重庆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完善高水平的开发开放平台和通道,优化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化解体制机制和观念上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资源、产品和市场的整合价值链,可以使重庆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面向欧洲、东南亚地区开放的前沿。与此同时,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人才和技术,沿江向上游和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和有效扩散,实现先进地区与后发地区优势互补、协作开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而更好地对“三个作用”起到闭环和激励效应。必须坚决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高站位,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好地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

      漫画/郭红松

      增强重庆在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引领带动功能

      王振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发挥“三个作用”的新使命。这是基于重庆在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好“三个作用”,增强引领带动功能是关键。

      强化区域增长极功能。在西部地区各大城市中,重庆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工业门类齐全两大独特优势。发达的航运物流与厚实的工业基础,造就了重庆的区域比较优势,也造就了重庆的区域增长极功能。要坚持以开放增强活力,以创新增强竞争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打造强劲活跃的区域增长极。要充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抓住一体化发展这个关键,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共建我国区域发展的第四大增长极。

      提升区域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去年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对上海提出了强化“四大功能”的新要求,即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其中列在首位的是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建设,重点在于功能大平台建设和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前者包括了交易市场主体、网络平台、展示平台、区域网络、平台规则等;后者包括了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数据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重庆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要把增强资源配置功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建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功能大平台,积极引进和集聚各类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覆盖西部地区的专业服务网络体系,让内陆开放高地优势更加显著,集散功能更加强大。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重庆是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一批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拥有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工业综合配套优势和多学科配套优势,同时还拥有更大空间的科技创新应用服务需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可分解为基础科学策源功能、关键核心技术策源功能和产业创新策源功能。要重视产业技术转化应用孕育出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产业创新策源功能建设,但也要积极推动基础科学策源功能和关键核心技术策源功能建设,持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发挥成渝合作优势,对接上海张江与合肥两大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努力与长江沿岸各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保持同步。

      增强开放引领功能。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这些年发展成绩非常亮丽,而且持续呈现了高于长三角地区的势头,其中很重要的动因就是积极借鉴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构建面向沿海和国际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重庆在我国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占据战略支点区位,既有承东启西的对外开放,还有向西向南的对外开放。要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高标准建设向西向南的国际大通道,依托长江航运中心功能和中欧班列(渝新欧)功能,提升重庆在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枢纽功能。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一体化发展

      姚乐野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以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建设为突破。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是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拓展区的交汇带,因而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承担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内陆开放型战略试验区”等重要功能。因此,要力争实现在平台合作、规划制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探索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和示范引领。

      共建五大合作平台。一是制度平台。成渝两地应着力构建涵盖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三级协调机构与机制。二是产业平台。以发展广域产业集群为目标,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成渝双核产业合理转移,建设一批重要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都市圈和资阳-内江三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体系,提升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金融平台。探索建立“协同发展基金”等融资平台,针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合作项目,构建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沿线“区(市)县共建”和企业参与的融资新模式。四是市场平台。以加快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为重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营商环境。五是智慧平台。推进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并积极探索应用到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智能制造,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就业培训资源尤其是成都、重庆优质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打造超时空连接的主轴带经济走廊。

      加强规划保障。在国家即将编制并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应结合成渝北线、中线、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并根据引力、场强等参数进一步明确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的空间范围,同时对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建设方向和任务等进行进一步部署。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拟建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织密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交通路网密度。将具有重大影响的城际铁路及普速货运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并加快前期工作。依托自身都市快轨制造优势,积极开展都市快轨列车开发和试验场(线)建设工作。做好公路联网工作,相邻区(市)县要定期对接,重点解决边际乡镇“断头路”问题。

      率先开展一体化政策探索。川渝两省市要将主轴带内各区县土地、财政、税收、投融资、人才引进、区域创新等优惠政策进行对接,消除政策差别,并率先进行试点示范。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成渝主轴带上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升级、扩区或调整区域规划,以及保税区功能和优惠政策向腹地拓展和覆盖。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重庆发挥支撑作用

      董雪兵

      “发挥支撑作用”的内涵就是重庆市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在厘清西部地区发展阶段与特征基础上,探讨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路径。

      西部地区发展阶段判断与特征。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西部地区发展正从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量。一是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内生驱动发展的窗口期。随着“资源红利”“人口红利”逐渐消减,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路径已不适应现代区域竞争,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创新驱动力成为必然。二是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攻坚阶段。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区域内部分化明显,城市人口集聚度不高。三是正处于从工业化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阶段。西部地区正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制造业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同时也出现了后工业化阶段的一些特征。四是正处于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阶段。西部大开发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教育、娱乐、医疗等消费占比、层次显著提升。五是正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从相互冲突到良性互动的转型阶段。西部地区不断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之路,已进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阶段。

      重庆如何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一是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地。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智能产业发展;发挥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集聚发展高端要素;推动省际产业转移合作共赢长效新机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西部最优营商环境。二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发挥成渝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联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增强两地融入西部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循环的竞争优势,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三是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与机制,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样板地。重庆要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打造“两山”示范的重庆案例,探索我国生态功能区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四是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统筹推进中欧班列(渝新欧)与西部陆海通道建设,加快重庆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重庆重大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加快形成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作者系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漫画/郭红松

      抓住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推进重庆都市区绿色发展

      王胜

      绿色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应立之功。重庆主城都市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之一,毫无疑问是未来成渝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也必然是自然生态环境改变最多、受冲击最大的地方。推进重庆主城都市区绿色转型,做好大城市绿色发展示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刻不容缓。

      建设紧凑低耗高效弹性的都市区,做好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示范。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发挥组团型城市先天优势,建设功能混合、职住平衡的大都市区。推动“四网融合”,引领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山城步道建设,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打造公交为主、绿色出行的畅通城市。完善绿色建筑评价管理机制,加快适宜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应用,发展节能低碳美观实用的绿色建筑,建设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开展低碳生态城区建设试点,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科学谋划主城都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布局与建设时序,推动传统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做好产业转型治污攻坚示范。加大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循环生产,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再制造基地。切实加强对餐饮单位油烟污染和厨余垃圾的执法检查和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支持物流园区开展能源合同管理,推行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建设城乡融合共享田园综合体和郊野农业主题公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追溯,加快绿色品牌培育。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产业,推动商业银行将生态环保指标分析纳入贷款流程,加强绿色金融基础能力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做好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围绕“四山”形成绿带。对“四山”界内居民实施整体生态搬迁,对违法违规建筑进行彻底整治,关停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一批风光眺望点。依托通道构建绿廊。修复“两江四岸”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绿化品质,美化江岸设施,打造生态景观带。利用岛洲打造绿眼。强化两江岛洲的生态保护和管控,以广阳岛为核心开展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打造长江风景眼。保留湖田增添绿色。深化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湖库整治和湿地公园建设,保留一定数量的稻田。重视边角插入绿楔。推进城市“双修”,加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市“创口”绿化,做到见缝插绿,拆违现绿、见白补绿,推进城市“绿化、彩化、香化、美化”。

      彰显节约友好共治共享的绿色文化,做好绿色理念传播落地示范。树立节约友好的绿色价值导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六进活动,建设一批开放型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弘扬共治共享的绿色行动理念,全面推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让人人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受益者。营造形式多样的绿色文化氛围,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和生态文化。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努力发挥好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

      易小光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重庆要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这是新时期国家赋予重庆的重要使命,重庆必须深入抓好贯彻落实。

      深度融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发展引领能力。争取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作用,促进与西部各省市区的区域合作;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成渝地区一体化协同开放。

      推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与合作。巩固中欧班列(渝新欧)向西、长江黄金水道向东物流大通道和航空物流通道优势,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结合产业发展优化重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重点推进两江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沙坪坝铁路国际物流中心、渝北航空国际物流中心、巴南公路国际物流中心(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和江津小岚垭国际物流中心五大物流枢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吸引国内外陆海航空物流巨头在重庆建立基地或设立地区性营运总部。

      推动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与合作。重点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外向型制造业全链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外向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金融服务等临港(空)型现代服务业;加强“一带一路”产业、创新及物流配套平台共建;着力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国际会展中心。

      推动科教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大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合作、科研院所智库合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本土特色文化的影响。

      深耕东南亚、东盟并稳步向南亚等地区扩展。将东南亚、东盟、南亚作为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增量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为重点,深耕东南亚、东盟、南亚,同时联合西北地区加快对中亚的布局。

      着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和健全跨境多式联运的协调机制;扩大重庆各类指定口岸、转运口岸的数量和业务范围;支持在物流基地建设具有海关、检验检疫等功能的铁路口岸;将货物编组功能下放到重庆等主要节点城市和口岸,保障这些城市和口岸的集货功能作用。

      (作者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做强智能交通产业 提升交通辐射能级

      黄承锋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发挥“三个作用”重要指示要求。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应抓住用好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着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交通辐射能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但带动作用、示范作用的发挥不够。虽有了5种交通运输方式网络,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标志的主干通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联结点的功能需要大大提升。交通体系结构中,公路所占份额超大,天然水运通道、大能力铁路的作用发挥不够。因地制宜优化交通内部的结构,是现代交通体系的品质向绿色化、综合化提升的应有之义。

      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大开发辐射势能,建设辐射面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内外通道能级,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东向连接长江经济带中游、下游长三角地区及海上丝绸之路,以长江及沿线通道为主,需要尽快规划、建设沿江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沿江货运大动脉,解决三峡“肠梗阻”。南向连接南亚、东南亚和海上丝绸之路,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东、中、西3条通道为主,需要逐步扩大铁路货运能力和北部湾港口群能力,并分担长江通道的压力。西向连接亚欧大陆,以中欧班列(渝新欧)走向的通道为主,建设国际货运共同体,逐步扩能建设亚欧大陆陆上主通道。北向连接京津冀地区和俄罗斯、蒙古,以渝满俄班列走向的通道为主,未来需要建设中蒙俄贸易西部新通道,开拓新的资源、能源通道,建设新的国际资源、制造产业链并构建新的经济带。

      发展智能交通相关产业,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综合交通体系高品质发展。交通发展包含传统交通基建及其一体化的新基建,前者作用在于交通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空间匹配和能力匹配,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线路和场站,与城镇及产业的空间一体化和能力一致性;后者是新型交通基建——智能交通体系,它将成为交通发展的新方向。由于交通的公共性,交通体系必然率先运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其建设、运行所引领、使用而形成的巨大需求,必然拉动新基建产业优先、迅速发展,形成规模成千上万亿级的新型产业。2018年,重庆已将“智慧化”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扶持发展,智博会成为城市新名片,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其工业的支柱,新型显示、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跻身全国前列,建成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二环快速公交成功实现全球首例户外5G测试。可以预见,交通智慧化形成的产业必将为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的主要支柱产业,是“两中心两地”建设的主要推力,引领区域创新。

      (作者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实施开放创新,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李敬

      重庆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可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开放方式、开放制度和开放领域等方面做到“人无我有”,发挥“先行效应”;二是提高开放能级,释放开放动能,带动其他区域开发开放,发挥“驱动效应”;三是在开放平台利用、开放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到“人有我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标杆效应”。这三种方式都要落脚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实施开放创新。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积极实施开放创新,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开创性建设方面。2011年,重庆首开中欧班列后,国内众多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去往欧洲的班列,目前全国运行线路达到60多条。至2019年底,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超45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下的“南向通道”,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铁海联运、跨境公路和跨境铁路三种物流运营组织模式,货源已从西南地区扩充到华中、华东、华南地区;铁海联运班列目的地覆盖全球6大洲88个国家和地区,跨境公路班车目的地拓展到东盟国家二三线节点城市。下一步,重庆需要继续实施开放创新。

      一是做好组织运营创新。重庆要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组织运营中心作用,做好组织运营创新。营运中心应当要设立商业平台、信息平台、制度创新平台和研究平台。商业平台要通过商业行为将重庆运营中心与国内外关键节点统筹起来。信息平台要通过通道信息集成与共享,发挥大数据的引领和统筹作用。制度创新平台要引领陆上与海上规则对接与制定。研究平台主要发挥研究引领作用。

      二是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加强内陆开放制度创新。重庆的比较优势在内陆开放。重庆要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加强陆上与海上贸易规则对接。重点要以现有海上贸易惯例和规则为参照,建立包括运输规则、通关规则和金融规则为主体的陆上贸易核心规则。要建立陆上贸易规则国际磋商机制,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积极推动与铁路合作组织、国际铁路联盟、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机构、行业协会和智库合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创新。要加强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积极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国际优秀创业服务机构合作设立创业联盟或成立创新创业基金。推进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依法合规开展跨境金融活动。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创新铁路提单运单的国际信用证结算、铁海联运国际提单的国际信用证结算,推进物流企业融资结算便利。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开放创新。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建立外国人在自贸试验区内工作许可制度。制定和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和管理办法,给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永久或长期居留手续“绿色通道”。探索实施外籍人员配额管理制度,为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急需的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加快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

      孙凌宇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加快推进生态屏障建设,充分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切实做到“知、信、行”合一。

      以“知”的厚度强化上游意识。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是重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根本举措,“加快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根本任务,“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的根本要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客观要求。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对根治“长江病”和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健康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长江在重庆发挥好水土资源“固定器”、环境污染“过滤器”、江河流量“调蓄器”、生态风险“缓冲器”等方面作用,保障好长江上游自然生态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以“信”的强度担起上游责任。当前,重庆生态屏障建设和绿色发展进展顺利,“含绿量”与“含金量”相得益彰,未来发展的信念信心更加坚定。一是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停止对生态系统伤害性干扰,推进重庆山水自然美、城乡特色美、产业素质美、人文精神美建设。二是坚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遏止沿河环湖各类无序开发活动。三是坚决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更大合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形成修复合力,着力夯实生态屏障和绿色发展的基础。四是坚决抓好标杆示范。抓好生态建设机制创新等实践,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以“行”的力度体现上游水平。重庆要遵循自然规律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按照“一岛、两江、三谷、四山”的总体布局,实施好生态系统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两江”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国土绿化提升、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类工程。遵循经济规律优化运用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产业智能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遵循社会规律做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着力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形象。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加快建设经济高效智能便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马晓燕

      重庆应发挥好自身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众多开放平台,加快推进经济高效、智能便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激发新动能,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形成“通道+枢纽+产业”新模式,切实发挥好带动作用。

      不断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用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三级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与新加坡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合作,适时举办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发展大会。深化西部省区市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合作机制,推动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联席会议,促进沿线各地区重要枢纽节点互联互通,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完善长江上游省际协作机制,强化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促进上游地区交通网络共建共享、设施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打造跨区域公共运营平台公司,联手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省区市打造跨区域引领性的集通道设计、物流组织、信息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公共运营平台。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着力打造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航空物流园、果园港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南彭公路物流基地为重要支撑的内陆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国际化内陆综合交通枢纽和亚欧重要物流枢纽。推动物流信息共享共用,建设物流大数据中心,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物流公共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打造跨区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加快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完善重要枢纽节点集疏运体系,打造以重庆为中心,统筹通道沿线物流资源的有机综合体,加快在通道沿线节点城市布局建设多功能的国际多式联运基地。探索制定通道规则标准,探索基于多式联运提单的陆海贸易规则,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完善与东盟国家的货物运输便利化协作机制,构建通道供应链金融体系,探索开展铁路运输国际贸易融资区块链服务。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引进、培育一批跨国、跨区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发展多式联运服务业,提升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业发展水平。

      强化通道枢纽经济发展。提升通道沿线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建设“贸易先导+投资跟进+产业升级”的通道经济,拓展通道经济新业态。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构建、重塑与创新,充分发挥重塑区域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潜力,结合通道区域资源禀赋特点,促进产业互动和集群化发展。加强贸易通道的建设,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创新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健全商品和要素市场,布局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辐射“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版漫画除署名外均由乔宇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