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过硬干部队伍要善于“投资于人”
2025-11-16 11:21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了“投资于人”的理念,这一理念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同样需要“投资于人”,要更加注重从用人到育人、从管人到“投资于人”的重心转变,将更多的资金、资源、精力投入到干部的发展、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发展人、培养人、激励人。
打好“发展人”的基础,为事业薪火相传注入源头活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投资”干部要有超前意识和长期思维,要将干部发展、识别、关注贯穿于干部成长全路径全链条。“前瞻投资”紧缺型干部。科学研判地区功能定位,根据编制空缺、急缺专业和干部队伍现状等情况,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建设等专业性强、缺口较大的工作领域,合理制定干部队伍规划,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选调生计划、人才商调引进等方式,精准选配能够引领助推地方发展的干部,激活干部队伍源头活水。“重点投资”实用型干部。拓宽干部发现渠道,通过谈话调研、实绩收集、跟踪观察、实战检验多方面了解干部,既看干部一时表现,也看干部一贯表现,多角度发掘识别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纪律的优秀干部。“长期投资”潜力型干部。动态储备优秀干部,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学历专业、经历经验、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突出实绩、短板不足六个维度对干部进行立体画像,围绕干部队伍长期建设需要,将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好长期投资和培养。
把握“培养人”的关键,为干部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培养人的重要举措,满足干部个性化成长需要是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的关键路径,必须着力增强培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在思想建设质效上加大投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学习体系,制定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办好中青班、主体班等培训班次,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高干部“政治三力”。要在教学资源供给上加大投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破地域、部门、系统的壁垒,统筹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分类建立课程资源库、案例资源库、师资资源库,推动优质课程和师资力量下沉,实现优质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调配。要在能力培养体系上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训前需求调研机制,掌握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在理论武装、知识结构、能力短板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注重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推动“改革先锋进课堂”“优秀干部到一线”,形成“学思干用”良性循环。
用好“激励人”的抓手,为队伍持续发展汇聚内生动力。干部队伍能否持续保持活力与担当,关键在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只有坚持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人的价值”。落实“三全”选任机制,建立岗位需求清单,结合干部履职表现、特点长处和个人意愿,综合筛选匹配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最大化发挥干部潜力,激发工作积极性,使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有效减轻“负重包袱”。持之以恒为基层、为一线干部减负,统筹用好干部职务、公务员职级、事业人员等级等干部调配资源,细化关心关爱干部的措施机制,善于倾听干部心声,让干部在面临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生活境遇等现实问题时能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鲜明树立“实干导向”。注重从各层级、各战线、各领域选用实干实绩突出干部,特别是要大力选拔任用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安全稳定和乡村振兴一线实干实绩突出的干部,精准选用“潜绩”突出干部和“老黄牛式”干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组织部 龚渠洋)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