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思维能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18 09:24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依靠理论思维,真正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依据科学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更加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认清发展大势、把握战略全局、理清各种关系,从而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保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理论思维是一个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要求和必备品质。高度重视理论思维,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水平,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事业日益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增强理论思维,就能够准确把握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认识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统筹协调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科学指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对于各项事业的进展、各项工作的成效,关系重大。理论思维有助于增强全局观念,摆脱局限于一地一事的思维方式,着眼“国之大者”做好本职工作;有助于理清事物复杂关系,区分主观和客观、现象和本质、主要和次要、暂时和长久等,“不畏浮云遮望眼”,提高做好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助于自觉遵循发展规律,顺利时防患未然,困难时转变局势,用权处慎之又慎,居当下谋划长远,学会“照辩证法办事”;有助于提高思想境界,站得高、看得远,理想执着、信念坚定,不断修炼、严于自律,经得起考验、顶得住诱惑、扛得住压力,成为有良好素养的领导干部。

理论思维是以理论的方式把握世界的认识活动。人以多种方式把握世界,理论思维则是以理论的方式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认识过程及成果。理论思维探索世界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无止境的思考。理论思维是与经验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超越现象、洞察本质,依据个别、把握一般,源于经验、高于经验的思维方式。人们依靠感官,可以感觉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鸟鱼虫,但感觉不到“事物的规律”。只有通过理论思维,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得出规律,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使人的认识成其为科学性、真理性、规律性认识。理论思维把停留在现象、经验阶段的认识,提升为本质性、全面性、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一次飞跃。当在每一个领域系统整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在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确立正确的关系时,经验的方法不够用了,只有理论思维才管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即使在历史领域也是如此,理论思维力图描述历史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动因,舍弃了一些偶然的、枝节的、琐碎的历史现象,使对历史的认识上升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就是明证。理论思维的实质是哲学思维,特别是把握事物普遍联系、内在矛盾、发展规律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理论思维的精髓。理论思维贯通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之中,这些思维能力都离不开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的特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把握。一是运用理性进行思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理论思维更多地是对“形而上”的思考。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人不满足于仅仅在分散的、表面的层面上把握对象、理解世界,而要在统一的、规律的层面上把握对象、理解世界。二是思考问题追根溯源。既要遵循思维逻辑、服务解决问题、依据实际能力,又要思想无终结,不断深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三是抽象概括表达事物。理论思维是运用具有概括性的抽象概念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的,比如“物质”这个概念是对世界所有具体物质形式的总概括和最高抽象。这种思维方式是对事物作出普遍性概括的一种追求,努力达到“以一统多”“以简驭繁”的思维效果。四是思维空间开放多维。不仅认识外界对象,而且反思思维自身。《论语》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教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不要凭空猜测,不要绝对肯定,不要拘泥固执,不要自以为是。五是正视矛盾把握统一。事物充满矛盾,思维不可能回避矛盾,而且思维本身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理论思维就要容许矛盾的存在,学会在矛盾中思维。正如黑格尔所说,“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

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一种需要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才能获得的专门能力。恩格斯指出:“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凝聚着人类思维的精华。哲学是智慧之学、方法之学,它首先表现为关于思维的智慧和方法。对于理论思维来说,哲学是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理论思维的正确引导。学习哲学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学习既包括从书本学习,也包括从实践学习。理论来自于实践、哲学来自于历史,思维的逻辑存在于实践和历史的逻辑之中,是实践和历史在思维中的再现。要真正领悟理论、懂得哲学,还要读好读透实践和历史这本“大写的书”,在理论和实践、哲学和历史的结合中有效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历练,促进在理论思维中把社会的呼唤内化为思想的呼唤,把实践的问题概括为理论的问题,把感性的触动上升为理性的沉思,把未知的规律揭示为已知的规律,把现象的联系深化为本质的联系,把微观的视野扩展为宏观的视野。实践阅历能够培养理论思维的真实性现实性,增强对理论思维的感悟力判断力,防止教条思维、空想思维和无效思维等。

在实践中增强理论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事物联系、揭示事物规律、指明发展趋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正是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颜晓峰

来源: 学习时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