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共同任务”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6-30 09:26

共同任务是指在一个项目或任务中,多人或组织共同努力,通过分配任务、分享资源、互相帮助,以达成共同的目标或解决共同的问题。完成共同任务的核心在于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不同场合提出共同任务的重要命题。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进一步明晰共同任务的内涵和要求、增强全党全军全社会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具有深远意义。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涉及面广,需要宏观谋划、整体布局,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一方面,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各级党委要主动抓、主动管,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纪委要把专责监督履行好,聚焦主责、干好主业。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以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履责,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018年11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是军地双方的共同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军队改革,落实好担负的改革任务,形成军地合力的良好局面。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党的历史使命、人民军队担负的职责任务,根据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实践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政策制度,为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和宗旨、提高打赢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当前,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一如既往把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作为分内职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军队要主动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搞好沟通协调,及时通报工作进展,精准提出任务需求。地方也要关心支持军队改革,履行好担负的国防建设领域职责,加强同各方面改革的协调联动。以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指向,以战斗力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以调动军事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强化军地合力,齐心协力把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政策制度保障。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重教尚学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合作、齐心协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同时,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来源: 学习时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