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告:全球预期寿命比1950年水平高出20多岁
2025-10-14 08:12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网站12日发布的最新版《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全球经年龄标准化后的总死亡率正在下降,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比1950年高出20多岁。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带领团队,与超过1.6万名全球科研人员组成的“全球疾病负担合作者网络”合作,收集和分析了1990年至2023年间的数据,针对375种疾病和伤害以及88种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覆盖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发现,与1950年相比,数据覆盖的204个国家和地区都报告死亡率下降,年龄标准化后死亡率降低67%;2023年全球女性预期寿命约为76.3岁,男性约为71.5岁,比1950年的数值高出20岁以上,但全球预期寿命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高收入地区人们预期寿命约为83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预期寿命只有62岁。
报告说,全球婴幼儿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从2011年到2023年,得益于营养改善、疫苗接种和卫生体系加强,东亚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68%,降幅最大。不过,全球年轻人群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在北美和拉丁美洲,导致青少年和青壮年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自杀、药物过量和酗酒,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青少年和青壮年死亡率升高则主要归因于传染病和意外伤害。
报告指出,导致死亡的原因正在从传染性疾病转向非传染性疾病,形成新的全球卫生挑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全球范围内精神障碍疾病负担也在继续激增。
报告强调,近一半的全球疾病负担是可以预防的,由88种可预防的风险因素造成,包括高血压、空气污染、吸烟和肥胖等。
默里指出,全球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风险因素已经开启了全球卫生挑战的新时代。《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提出的证据敲响了警钟,敦促政府和医疗卫生领域的领导者对这一正在重塑公共卫生需求的趋势迅速作出回应。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