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玩水,千万注意这7个高危场景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09 12:55

夏日炎炎,不少人选择到有水的地方消暑,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家长千万要警惕,防止孩子发生溺水。家长和孩子一定要了解以下安全知识↓↓↓

4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开放水域情况复杂

会游泳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

野外水域

水下情况往往十分复杂

可能有水草、淤泥等

容易困住游泳者

进而可能发生溺水事故

误区二:

使用游泳圈能避免溺水

游泳圈不是专业的漂浮设备

当水流发生变化

未抓住游泳圈或者游泳圈功能失效时

都可能引发溺水

误区三

溺水时会大声呼救

溺水时,人无法发声

甚至意识模糊,通常没有声音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

溺水者拍打水面、大声呼救的场景

但实际上,真正溺水的人

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

如果有人趴在水中或站在水中发愣

实际上可能已经意识模糊

需要尽快救援

误区四:

手拉手就能救出溺水者

手拉手救援

不仅无法把溺水者救上来

还会导致更多人溺水

7个儿童溺水高危场景

溺水自救

在游泳过程中如遭遇溺水,切记不要慌乱,做到以下3点可极大增加获救几率。

1.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体没有放松时,人会沉入水中。

2.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3.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六不准”“四不要”

防溺水“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预防溺水悲剧发生

一起做安全守卫者

来源: 首都教育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