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蟠龙小学:着力大思政课建设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31 10:39
如何做好小学的大思政课建设?蟠龙小学聚焦于“大”,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何做好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蟠龙小学聚焦于“共”,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蟠龙小学勇立潮头,坚持“历尽天华,只为理想”的校本精神,践行“从平凡向优秀”的校训理念,一手抓大思政课建设,一手抓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两路并进、双管齐下,致力培养充满“自信与阳光、勇毅与健康、思维与创造、审美与欣赏、勤劳与坚强”的新时代人才。
▲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思政、共育携手
同频共振培养时代新人
“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都要细致认真”“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学会了尊重与包容”……在蟠龙小学创新开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暨创新大思政课活动之畅谈沙龙”活动中,学生们津津乐道,纷纷分享起参与活动的感受。
这是学校今年开展的第二次校家社参与的“教联体”活动,也是学校奏响大思政课建设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奏曲的坚实步伐。
自2023年起,学校就打开了大思政课建设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互融互促新局面,首次举办了家庭、学校与政协委员们共同协作的系列大思政课融合实践活动,鼓励、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厚植文化根脉、构筑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让家长们树立正确教育观、掌握科学有效教育方法。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特殊教育学校、聆听劳模事迹、探访火锅博物馆、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亲子教育专题讲座、推荐家庭教育书籍……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涵盖了家庭、学校与社会,凝聚各方协同育人共识,协同发力、同向同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活动结束后,学校党支部书记周克祥展开三连“灵魂拷问”:为什么走出学校?走出学校学到了什么?回到学校后我们怎么行动?引导孩子们跳出定式、打开思维,思考活动的意义,教导孩子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思政、共育并行
大胆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互融互促,蟠龙小学在大思政课建设和家校社协同育人两方面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聚焦于“大”,四力齐发构建育人新格局。近年来,学校大胆探索、创新,构建了“1+X”大思政课模式,围绕管理、师资、课堂、资源四方面发力,实现全局总揽、课程统筹、内容优化等整体效益增值的管理“大格局”;组建了“1+X”的师资队伍,把能上会上思政课作为人人必备的基本功来要求,培育教书育人“大先生”;逐步推进校内“思政小课程”与校外“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活”起来的思政课;运营好教材、文化等资源,优化思政课资源“大平台”。
▲为家长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聚焦于“共”,凝聚合力打造教育新生态。蟠龙小学提出了“我们共在——让教育的力量看得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积极构建以学校为圆心,以“专家、家长、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协同育人队伍和培训四阶平台为半径,以五维空间为圆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
“我们坚信一句话,一个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胜过一百个校长,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愿家校社千人团结顶泰山,同情共绘同心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亲子运动会
携手共进育新人,砥砺奋进结硕果。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各领域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200余项;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市德育品牌示范校等荣誉,连续九年获办学水平一等奖。
(杜林燕 肖雪)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