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世赛看重庆⑥打探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畅通高技能人才培育通道,为世赛成果转换“增温制暖”

重庆日报全媒体2019-11-05 18:56

  “当身披五星红旗站在台上时,我想起那些支持我,为我付出的人。”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夺得银牌的中国选手杨应政如是说道。

  为这枚世赛银牌付出最多的,当属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在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三个世赛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中,资历最低、年纪最小的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二次参与承担世赛选手选拔与集训工作就培养出了银牌选手,可谓是世赛中国集训基地中的“新生代偶像”。

  这个年轻的“偶像”基地不仅培养出了杨应政这样的世赛银牌获得者,也坚持用初心、智慧、行动不懈培育着与世界技能水平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将中国工匠、巴渝工匠送上世赛的领奖台。

1.JPG

  按照世赛标准打造“偶像”实力

  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始,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管道与制暖项目基地就连续两届获批成为世赛中国集训基地,更是本届世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主基地。

  这个“新生代偶像”基地到底拥有怎样的实力呢?

  据了解,重庆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基地建设,还在国内外交流等方面予以学校政策支持。在组织保障上,学校成立了世赛管道与制暖项目集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集训安排、调配资源、专家聚集、场地保障、后勤服务等工作,为集训基地提供全面保障。

  目前,基地拥有1500平米国内一流的实训场地,有实训工位30个。基地还配备有配套操作台、移动工具车、卫浴散热器、墙排马桶、燃气壁挂炉、太阳能板、管材切割、加工工具及教学竞赛设备多功能一体机、电视一体机、视频监控设备、大功率柜式空调、新风系统等配套辅助设施。90%的集训工具与耗材(弯管器、焊接机等)均使用罗森博格、里奇、VIGA、吉博力、伟星、金牛等世界及国内一流品牌,接轨世赛标准。

  不仅如此,重庆五一技师学院还与广东壁挂炉协会、重庆制冷协会、重庆勘察设计院、温馨暖通公司等30余家管道行业企业进行了合作,全力支持世赛集训工作的开展,并与曼瑞德、海尔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更多物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两届世赛基地的建设,该基地的硬件、软件实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高效地保障了国家级、市级集训工作。接下来,基地还将拓展集训场地面积2000平米以上。

2.JPG

  三大动能推动“世赛列车”加速

  两届参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已经培养出一个世赛银牌获得者和一个世赛优胜奖获得者。

  这也意味着,这个年轻的基地不仅能确保选手从全国选拔赛中成功突围,也有能力将选手送上世赛领奖台。

  在不断加速的“世赛列车”上,这个基地燃烧了怎样的动能呢?

  动能之一是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通过预选赛、校内大赛、中心赛等方式选拔出优秀选手入围基地集训队。在入围选手中,采用专家推荐,技能测评、心理身体年龄考核、分层选拔的集训方案,为国家队集训培养后备人才。

  动能之二是“给力”的专家教练团队。在专家团队上,李本勇、严开淋、胥復根均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专家,基地以他们为核心打造了10人的训练团队,在世赛技术标准、竞赛规则、评价指标、训练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地已经为国家队输送专家、教练2人,为集训工作顺利实施储备了专家教练资源。

  动能之三是不断进步的集训模式。作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主基地,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集训基地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广基地建设经验、探索集训模式,带领所有基地共同进步,为世赛夺牌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2018年9月召开的中国集训基地工作推进会上,专家组长李本勇提出采用分散与集中的集训模式,最大化利用集训资源。会议同时要求,各集训基地要高效合理地调配资源,成立教练组并建立竞赛题库。此外,各集训基地还要统一日常集训时间表、集训模式,按照中国集训基地专家、教练组制定的集训内容开展集训工作,以保证集训效果。

3.JPG

  以赛促教确立职教改革“新坐标”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示范中职学校,也是全国最早接触世界技能大赛的学校之一。

  紧跟世赛的脚步,该校除了积极开展世赛选手的选拔与集训工作,着力培养与世界技能水平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外,还不断思考着如何通过以赛促教,把世赛标准、参赛收获等转化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动能。

  从2010年准备参赛到2016年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办公室以来,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以汽车技术、美发等项目为载体,深入研究世赛标准,推进世赛技术标准转化,并推进了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参赛选手培养路径方法的转化。

  这种做法让“世赛成果”辐射更广,使更多师生受益其中。

  据悉,该校编制并转化美发、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3个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示范操作标准12项,同时相继开办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塑料模具工程和机电一体化五个“世赛班”,形成世赛项目梯队选拔机制,让更多青年技术人才了解世赛、参与世赛,为世界技能大赛储备人才。

  充分发挥世赛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该校积极学习并转化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和成果,培育和挖掘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苗子。学校已经邀请3名世赛参赛选手留校任教,破格提拔形成人才引进典型,已有9名教师逐步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教练。

  学校还十分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世赛效应、国家交流辐射办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此外,学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开展“优秀学生公派留学项目(2016–2020)”,目前已选送27名优秀在校生赴澳留学,开创了我市中职在校生公派出国留学破冰之旅。

  诸如此类的国际交流合作,拓宽了职业教育领域,促进了各国与地区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起国际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拓宽视野、接轨国际。

4.JPG

  图说》》》

  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连续承担了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国家队的集训选拔任务,承办了第五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心赛。

  基地培养的中国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参赛并获得优胜奖,本届世赛第二次参赛就摘获银牌。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专家教练团队和所有选手的奋力拼搏。让我们走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见证选手们付出的汗水与努力。

  策划/王小寒

  文/刘进 黄丹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