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最美巴渝工匠•人物故事⑲| 杨波:每一条焊缝都要笔直、规整、匀称
手持焊枪,没有一丝晃动。16米高的管道内,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焊接技师杨波在熔点1000摄氏度、像纸一样薄的覆层上,将1厘米处熔点为2000摄氏度、被腐蚀的钢钉融化,再将它们成功焊接……
“工程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做焊工30多年,杨波的双脚几乎已经走遍了祖国的各个城市。
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系列化工工程、新疆米泉中泰化工两碱工程、青海昆仑碱业国内第一套100万吨纯碱工程……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或者出差路过这些地方时,杨波的心里总会充满自豪,因为“串连”起这些庞然大物金属表面的“胶水”,都是他们团队一点一点焊接上去的。
杨波的手上有一些细小的疤痕,他说这是焊工特有的“勋章”。“十几年前没有现在这么多防护,我身上的疤都是那时候的。”杨波说道,焊接时“火花四射”,温度非常高,虽然有防护措施但也很难保障完全不被烫到。
除了工作本身的危险性,外界施工环境也曾给杨波带来很多挑战。2007年,杨波的团队承担某段长输天然气管线的焊接任务,70000米的管道大部分规划在远离人群的荒山野岭中。从早到晚,吃喝睡几乎都在脚手架上,除了会遇到暴雨、曝晒等恶劣天气,还经常受蛇虫困扰,“有时早晨在脚手架上醒来,身边就盘着一条蛇”。
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水平和超乎常人的意志,在杨波手中解决的重大焊接难题不下百件。现在的他不仅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重庆杰出技能人才、重庆劳动模范,还享受着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焊接的成品不仅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尽量做到极致,产生出美感来”,在杨波心里,产品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杨波一直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徒弟在达到国家标准时必须做到焊缝等宽——整个焊缝必须是0-2毫米中的一个固定数值,最后呈现出来是一条笔直、规整、匀称的焊缝。
他带队的“技能专家工作室”,已为企业培养了40多名焊接技术骨干。“没有哪个焊工可以说自己百分之百不出错,在我这及格分是98分。”杨波说。
策划/王小寒
文/刘进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