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绘”校园(五)•教师日记】 江津东方红学校教师赵燕雄:在信息化沃土上培植现代教育生长力
重庆市江津东方红学校已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特色教育突出,教师素质高,教学成绩优异。同时学校充分与时代接轨,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建设,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实现学校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地开展,构建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个性互动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教师名片】
赵燕雄,江津东方红学校的初中数学老师,也是该校的信息中心主任。任教25年,他初心不改,始终以育人为先,曾获得江津区教委勤工俭学工作先进个人,和江津区委、区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
自从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他的一天变得更加忙碌,也坚定了他一定要用信息化技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信念。
【教师日记】
●7:30 到校
打卡进校之后,赵老师就要关注学生们的到校情况。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校园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点。赵老师介绍,学校不仅安装了覆盖全校所有区域的视频监控网络,学生进出校园也要打卡,实时的信息和图像将通过“壹教云”平台发送给家长。这个平台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
●8:00 巡视设备
作为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赵老师经常巡视检查网络设备,他还时刻着关注学校网络的运行情况。
学校使用的是江津区技术装备中心安装的城域网,还向移动租用了带宽500M的网络,拥有千兆的校园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教学、办公、监控使用区域,做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
●9:00 上课
得益于智慧课堂建设,赵老师的数学课变了一个样,课堂效果明显提升。
课堂最大的变化在于教学平板的使用。在课堂上,赵老师可以在教室的任何地方,操控电子白板,演示动画和实践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此外,赵老师可以随时发一些练习题到学生平板上,通过学生练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10:00 巡课
赵老师不再需要走到班级里去巡课,通过学校打造的煜辉直录播互动系统,他可以在线查看教师上课情况。这套系统拥有公开课直播互动、非公开课本地实时录制、管理员巡课等功能,不仅能够实时查看或者回看课堂情况,还有助于实现校内便利“走班”,以及区域内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共享。
●12:30 批改作业
在平板教学系统上,赵老师不仅可以布置作业,还可以在线批改作业。通过问题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被拍照上传到教室端,老师可以随时调出查看,因材施教,以确保教学质量。
●14:00 办公
学校引进了腾讯智慧校园管理系统,通过社交软件和系统平台,办公管理、教学交流实现去纸质化,全部转为线上交流,这大大提高了赵老师的工作效率。此外,智慧校园实现了文档、资料、通知一对多发布,即便是留守儿童家庭也能及时通知到位。
●16:00 教师交流
赵老师非常关心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情况,经常与他们交流工作中的困难,给他们进行智慧校园、软件系统的培训。每一周、每一个月,赵老师都会组织教师总结、反馈智慧课堂的教学情况,半学期、期末还有大型的信息技术培训会,力保做好全校的信息化培训工作。
●18:30 晚自习
晚自习,一般是赵老师的备课时间。依托第二教学网等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赵老师可以搜索到海量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的错误率、反馈情况等大数据统计,从中挑选到最适合学生的课件、练习题,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手记】
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减轻了负担,给课堂提供了便利,让教育有了更多可能。作为学校教师,我将会紧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并带动身边的教师更好利用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的进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策划/王小寒
文/文秀月 张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