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绘”校园(一)•深读】 网络学习空间何以在全国示范?做教育信息化2.0的践行者,“四大关键词”透视璧山中学智慧教育生态圈
2016年4月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领导到璧山中学调研了教育信息化工作,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对这所学校的智慧校园频频点赞。因此,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就在璧山中学成功举行。
近年来,璧山中学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了“特色名片”,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打造智慧校园,推进“互联网+教育”,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维互动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网络学习空间何以在全国示范?教育信息化建设何以引来多校参观学习?从“四大关键词”领略璧山中学的智慧教育之道。
关键词:智慧环境
硬件升级为教育优质发展护航
要打造智慧校园,智慧环境是基础。从传统校园蝶变为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型校园,璧山中学走好了硬件升级路。
据悉,该校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室、百兆到桌面的网络系统,高标准建起“智能高清录播”系统、“智慧课堂”系统,保障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应用。
与此同时璧山中学还建设了学生、教师、资产三大基础数据库和师生发展数据库,为学校管理、教学等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服务。另外,该校还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了智慧校园管理大平台、智慧教学系统、校务管理平台等。
硬件升级为智慧校园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通过常态录播系统实现实时巡课,让教学管理更快捷;通过平台实现对教师的备课、教研情况实时掌控,让教师管理更有效;通过空间建立了师生成长数据库,师生的考勤管理、业务培训、学业成绩、获奖情况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有利于学校科学决策。另外,人人通的建成使用,使校内外多终端、多场景无纸化办公成为可能;学校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管理得以数字化、精细化。
关键词:智慧课堂
网络学习空间推动教学质量提档
于璧山中学而言,智慧校园建设的着力点是课堂、是教学。
借助信息化工具,近年来璧山中学高效使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教学智能化,构建起更为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同时也形成了学习方式更灵活、课堂知识容量大、教学反馈更及时、课堂教学更高效、课外辅导更方便、家校互通更快捷六大优势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特色。
目前,全校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为100%。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能依靠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工作和学习。从2017年9月开始,从初一到高三年级160余个教学班全面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共计8000余人使用。
人人通支撑下的智慧校园让课堂革命变为现实
现在该校的课堂一改传统,生成新的课堂模式:课前自主学习、整理收获、提出困惑;课中展示交流、合作探讨、教师点拨;课后辅导答疑、复习巩固。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变革落地生根。
这样的课堂教学灵活快捷、直观形象,其优势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师生喜欢的随手拍这个教学新手段,如果没有人人通作为平台,是根本没法实现的。
璧山中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起点高、建设全、覆盖广”,如今已建设成包括智慧教学平台、大数据云中心、常态录播系统、智慧校园办公系统等十三个项目,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管理数字化、家校互动及时化的“互联网+教育”。
例如家长通过常态录播系统、班宣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可以每天实时在线观看或课后点播课堂教学片段,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动态了解班级情况。教师、学生、家长通过空间实现了实时互动、交流与反思的目的。
今年4月,该校还被评为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关键词:智慧师生
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师生更好成长发展
如果不以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为中心,智慧校园也只是一个“空壳”。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成投用,每一位教师都有了专属的“教师成长档案袋”,记录他们在校期间的各种数据,如考勤管理、业务培训、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课程开发情况等,再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教师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指导学校为每一个老师提供合适的专业成长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同时教师还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完成课程设计与开发、在线备课,教学反思,并通过空间开展与市内外、区内外学校的一系列的网络教研科研活动,有力促进了校级、城乡之间教师的专业成长。
而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空间接收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开展学习,自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自我管理,自主完成测试,获取辅导答疑,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
在这样的智慧校园里,师生成长发展“势如破竹”。
近两年,该校教师参加重庆市赛课,绝大多数获重庆市一等奖,还承担重庆市立项的课改项目30个。学生每一年获区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更是多达500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该校的中考、高考成绩也实现了大幅提高、屡创佳绩。
关键词:智慧科创
全力培养创客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
2016年,璧山中学成为璧山区首批重点创客教育发展学校,科创团队初具雏形,并确定发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创教育特色。
短短几年时间,科创教育俨然已成为璧山中学的一张新名片。
一方面该校建成了集科学、艺术、工程、技术、数学为一体的两大创客空间,配置了一体机电脑、准工业级3D打印机、各类开源硬件套装、AR和VR体验设备、无人机、各类赛事机器人竞赛套件、各类工具等科技教育设施,可同时满足200余名学生参与科创活动。
另一方面该校还通过“三条线”不断丰富科创教育内涵。
第一条主线以体验项目为主,包括采用虚拟现实、阿尔法机器人、体感控制、无人机等项目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第二条主线以造物为主,让学生掌握手工和电子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3D建模软件,学会用各种电子模块和开源硬件Arduino等。第三条主线是机器人项目,包括各类初、高级机器人的设计和竞技比赛,让学生能进行各类主流机器人的拼装搭建,掌握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通过编程软件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具备参加国内外主流赛事的能力。
为了把更多学生培养成创客,培养出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璧山中学还专门开设了创客课,在选修课中融入更多科创类课程,成立《机器人竞技社》《创客实验室》和《计算机社》三大科创类社团,并开展科技体验营、社会实践活动、校际交流等等,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出更好的智慧环境。
今年该校学生更是在各个科创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包括第33届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意项目一等奖,WER能力挑战赛第一名并作为全市唯一一支队伍入围全国决赛,第18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一等奖,第16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一等奖,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2018makeX机器人挑战赛全球总决赛中获蓝色星球项目三等奖等等。
恰如学校相关负责人所言,重量级奖项让他们坚定了继续用科技点燃学生梦想,用智慧赢得学校未来的决心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