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渝西中学 以“和毅文化”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9-07-11 17:09:41 | 记者: 文秀月 刘进 | 编辑:柏云辉

      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智力支持,一头连着每个孩子的命运、每个家庭的未来。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如何奋力而为?

      渝西中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高质量发展教育的根本就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德育的熏陶、课程的启慧。正如渝西中学校长黄元伟所言,每个学生身上都包含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教育的使命就是坚守立德树人,去激发他们的各种可能性,帮助他们将来成为“追梦人”“筑梦人”。

    1.jpg

      ▲学校高2019级励志演讲活动

      和毅文化

      构筑教育新生态、大活力

      文化是民族血脉,也是精神家园,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了根和魂。

      “若将学校比作宝塔,文化就是塔底。塔底的坚实决定塔尖的高度,学校文化的底蕴决定学校发展的后劲。”校长黄元伟谈到,文化既是标签,又是生命的本质,它的影响是内在、强烈而持久的。

      从文化寻根、塑根、强根着手,近年来,渝西中学步入了文化厚植期。

      2016年刚来到渝西中学的黄元伟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确定“文化立校”的办学方略,于是他带着学校领导班子重走文化之旅,将学校70多年厚重的办学历史进行挖掘梳理,提炼出“和毅”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以及“平和守正,刚毅坚卓,多元发展,健康人生”的育人目标等。

      在培植文化的同时,与之相伴的问题是如何将文化渗透到办学肌理中。

      例如,在卓越课堂的打造中,渝西中学就将“和毅文化”作为“风向标”,把课堂单一的知识目标拓展为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多元目标,从讲练结合的课堂模式逐步向学讲想练结合的“自主成功”课堂模式转变。

      课堂教学的转变驱动学校取得了发展的系统性突破,这也让渝西中学更加坚定了不断丰富“和毅文化”引领师生成长和学校全方位蜕变的决心。

      自去年9月加入九龙坡区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院区合作文化体系建设项目”以来,该校更是把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不仅通过培养校风、教风和学风来内化学校文化,还从物质化景观园林、生态化教育管理方面打造文化,构筑起教育发展的新生态、大活力。

      在以文化活动育人方面,渝西中学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传承朗诵、励志报告会、“风华之星”评比、家校班会、“和之韵、毅之音”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收获了自信、自主、自强、自律……与“和毅文化”一同丰盈起来。

      为了进一步勉励学生成长成才,该校还设置了“自强奖学金”“风华奖学金”“刘传建校友奖学金”等,特别是英雄机长刘传建设立的奖学金鼓励了一大批学生成为奋进勇敢、勤奋刻苦、爱学习爱生活的新时代好少年。

      文化浸润下的校园渐渐显现出盎然的“春色”,也让立德树人有了根与魂。

      课程创新

      撬动德育增厚度、拓广度

      “鱼生有你”“排山倒海”“凤凰三点头”……这些竟然是学生自己取的菜名。在渝西中学举行的生活指导课程之厨艺展示活动上,学子们大显身手,洗菜、切菜、调味、烹饪忙得不亦乐乎,最关键的是做出来的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完全没有想到孩子们会做这么多可口的家常菜。”黄元伟感慨地说,没有想到他们参与积极性、创造性如此高,这样的课程活动还将常态化开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厚植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精神,渝西中学在“和毅文化”引领下进行了德育纵深探索,结合课程改革打造出生活指导课程。

      黄元伟介绍说,学校希望学生通过生活指导课程学习生活常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让学生从课程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获得劳动成就感,激励他们爱劳动、爱生活。

      生活指导课程中,渝西中学还配套了校务劳动课程、体验式劳动课程、公益劳动课程、趣味锅锅肴课程等,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课程增添了劳动教育的厚度。

      事实上,在“和毅文化”引领下的课程创新也让德育变得更有厚度和广度。

      除了开辟生活指导课程外,渝西中学还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学科校本课程、知行课程、认同课程、养成课程、“和毅”渝西大讲堂等校本课程,还挖掘社区资源联合开设法制、安全教育课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目标从蓝图变成现实。此外,成人典礼、军训实践、主题团队活动等德育活动如火如茶地开展,也让构建学生“真实道德生活体验场”的理念得以落地。

      今年以来,渝西中学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工作,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德育主题教育和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同时加强学生管理,给予家庭困难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照顾,致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对立德树人作出更响亮的回答。

      多元发展

      助力学子扬个性、享青春

      6月16日,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重庆市选拔赛举行,渝西中学的机器人社团派出两组学生选手参与了“机器人平衡车”赛项的角逐并取得优异成绩,将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总决赛。

      科技教育是渝西中学近几年诞生的一张闪亮“新名片”。

      据了解,该校学生已经多次在全国NOC决赛、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多个一等奖、优秀项目、创新区长奖等,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

      说到科技也不得不提学校的另一张“特色名片”——人人篮球。

      渝西中学在全区率先开展“一校一品,人人篮球”特色项目建设,特别是将“和毅文化”渗透到篮球教育、篮球活动后,学校逐步实现了“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目标,不仅在2018年九龙坡区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高中男子组第一名,还荣获重庆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黄元伟认为,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和毅文化”的浸润下搭建更多立德树人的载体,比如以多元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助力“拔节孕穗期”,让学生能更好地扬个性、享青春。

      除了人人篮球和科技活动外,该校还开展了读书活动、拓展训练、朗诵演讲等系列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毕业节等,并开设机器人社、演讲社、魔方社、动漫社等20余个社团。特别是“七个一”特色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在激荡青春的晚会中、寻根之旅的远足中、校园生活的指导中、生活技能的展示中、朝气蓬勃的快闪中、创新创意的展评中、青春张扬的演讲中,向着刚毅坚卓、多元发展迈进。

      得益于“和毅文化”培植与浸润,这所市级重点中学不仅呈现出立德树人的新气质,也书写出教育教学的新成绩。今年,学校获得九龙坡区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一等奖,目前正代表九龙坡区参加市级比赛,并多次荣获九龙坡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一等奖、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今天的渝西中学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朝着“重庆市同层一流的优质品牌学校”的目标“毅行”。

      文秀月 刘进 图片由渝西中学提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