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医药需求 服务库区发展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向着“一流”迈进
▲手术部位消毒巾示范
在今年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2019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上,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居全国同类医药院校第2位。
作为在全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教育示范力的市级优质高职,三峡医专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以及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职教20条”,建成全国一流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把特色转为优势
品牌专业在全国有影响
三峡医专的专业不仅有特色,还呈现出品牌优势与影响力。
据悉,该校医学类6个国控专业门类齐全,居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同时该校还建设有市级骨干专业8个、能力提升项目专业3个,并成为重庆市唯一的新加坡医科奖学金项目护理专业国内代招院校。
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出路,而特色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特色。
三峡医专是一所培养新时代卫生健康特色人才的学校,因此所开设的专业也独具特色。目前,该校已开设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康复治疗、健康管理与促进、药品制造、食品药品管理和食品工业等13小类31个专业,涵盖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电子信息、公共管理与服务4大类,初步形成了以中药、医学检验、护理等国内一流专业为引领,以临床、中医、针灸推拿、口腔等市级品牌专业为核心,以药学、康复、医学技术等一批校级特色专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对接库区中药产业的发展需求,三峡医专还打造出融“中药种植-生产-制药-流通-应用”,含中药生产与加工、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学、中医学4个专业的中药学专业群,专业设置更加聚焦产业发展。派出一大批中药种植科技特派员奋斗在田间地头,被广大种植户誉为“农民教授”。
除了在专业设置上凸显医学特色外,该校还紧贴社会需求不断拓展办学领域。例如对接养老产业,积极开办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又如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开办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响应高职扩招100万人的任务,该校今年还设置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健康方向)这两个新专业。
打造“金课”提质量
为深化教改开出“药方”
三峡医专的思政课上,学生们总是能听得津津有味。有趣又有料的思政金课如何锻造?近年来,该校聚焦课程思政创新,促进了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思政课实现人人参与全方位育人。
据了解,该校每学期都要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政治素质提升专项培训,定期组织思政课、通识人文课、专业课教师开展育人专题研讨,使思政教育更有内涵。
课程思政折射出立德树人的落实足迹,也折射出教学改革的创新力道。
前不久,三峡医专“子午流注针法的创新研究与传承应用学习班”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入选该项目的高等院校。一直以来,三峡医专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将教学改革作为发展的生命线。
在“教”方面,该校聚焦课堂质量打造“金课”,加强了课堂与执考对接,并出台执考对接“30条”,将执考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在“学”方面,该校深化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构建起“一主线、两结合、六考核”的“126”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严把考试关、留级关、毕业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近年来,三峡医专还坚持“人才强校、科技促校”,大力实施“卓越人才领雁工程、教授工程、青年苗圃工程”三大计划。近期,万州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将区属2所二级甲等医院划转给学校,大大充实了专兼职人才队伍。学校现有职工2734人,专任教师9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4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61人,国家及重庆市级名老中医3人,他们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注入了“源头活水”。
此外,该校还在开发、优化教学资源方面着力,主持中药学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和5个国家级课程资源包建设,目前在线运行课程112门、混合式教学53门,也因此成为重庆市目前唯一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重庆市高职高专学校中拥有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最多的学校。
2015年以来,三峡医专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208项、德国专利4项,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大量可借鉴与推广的经验。
留得住又用得好
13余万技能人才服务基层
近年来,三峡医专学生在教育部组织的医药类国赛中均斩获佳绩,共计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在全国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18项。2015年统计至今,学生就业率98%、就业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均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有口皆碑。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标准”就是国家相关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近年来,该校执考通过率不断增高,2018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助产专业通过率100%,护理专业通过率98.4%,口腔医学执考通过率84.4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日前,三峡医专学生蓝巧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从医道路上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伟大的医学奉献一份力量。”
既能掌握较好的技术技能,又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还有较深的“医者仁心”职业认知,在三峡医专,像蓝巧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目前,该校已累计为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3万余名,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库区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为了培养更多在基层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学校还不断深化立德树人、产教融合。
在立德树人方面,该校将德育与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同时开展知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有序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在产教融合方面,该校与100余家医药企业和医疗行业合作,并构建起重庆市示范性职教集团——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教集团,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办学格局,拥有3家直属附属医院,为更多医药卫生人才搭建了成长“温床”。
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三峡医专调研考察时,对学校的实训课堂、专业建设给予高度称赞,并对学校扎根三峡、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服务库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做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小寒 刘进 图片由重庆三峡医专提供
链接》》
3名教师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今年我市举行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上,三峡医专护理学院教师谭庆、张晶,药学院教师邱瑶获得表彰。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该校推荐评选工作坚持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产业工人、新业态职工和在脱贫攻坚中有突出贡献职工的推荐力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