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美融入青春之梦 重庆医科大学举办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 创新创意活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1-23 17:45

11月22日晚,一年一度的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创新创意活动如约而至,近万名师生齐聚缙云校区厚德广场,将传统文化之美与青春之梦绘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现场 学校供图

据了解,重庆医科大学“微灯大爱”花灯节创新创意活动系重庆市“一校一品”精品团学品牌活动,已举办七届。此次活动由校团委、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活动设计融合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分为璀璨中华、大美山河、不忘初心、医者仁心、科技强国等五个板块,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引领青年参与文化传承、涵养医者仁心、凝聚奋进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展演现场由花灯作品展览、文化艺术演出、游园体验路演三个部分组成,既有乐器、舞蹈、歌曲、汉服秀演出,也有剪纸、糖画、香囊、书签、汤圆、姜茶等多彩非遗手工、传统美食,呈现一幅守正与创新交融、古典与现代相遇、繁华与雅静共存的美好图景。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现场 学校供图

现场,上千名师生参与制作的600余件花灯作品在小雪时节尽情绽放,一簇簇缤纷的色彩,点缀温暖和谐的校园;一盏盏小小的花灯,点亮爱与希望的火种。师生们在流光溢彩、缤纷绚丽的灯展中尽情享受这份温馨与浪漫。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现场 学校供图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施洋老师也参加了这次花灯制作。“本次和同学们一起创作的作品故事源于暑假到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作品展现重医学生支教团在大凉山的所见所闻,饱含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同胞的关切之情。”

来自非洲佛得角的留学生郑力松(音译)表示,很开心和中国同学们一起做了一盏大美山河的花灯,他很爱中国的青山绿水,很喜欢中国的文化,很高兴和中国的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希望明年再参加花灯节。

重医学生杨逸果今年第一次参加花灯节。“体验感太棒了。”她说,从团队制作花灯,到现场展演,这两个月来,花灯节活动成为同学们学习之余的快乐源泉。她们团队作品名为《星辉起航,科技梦圆》,以浩瀚星空和航天元素为主题,象征着在科技的推动下,每一个梦想都能如星辰般璀璨,勇敢起航。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现场 学校供图

重医学生刘晗琦被现场漂亮的花灯吸引,更被每个团队的解说吸引。每个花灯都有一个文化中的故事,比如山海经的,还有重医师生大凉山社会实践的等等。“既饱了眼福,也在观赏中学到知识。”她说,自己和朋友还去游园吃了汤圆,写了“福”字,收获满满。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微灯大爱”花灯节现场 学校供图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柏云辉   主编:王海达      审核: 李苒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