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 成渝两地未来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9-27 06:55:25 | 记者:杨永芹 | 编辑:罗建军

    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这标志着成渝间最顺直、最高效的客运直连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取得重大进展,成渝两地未来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这也是成渝间直接连接的第四条铁路大通道。

    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战略性、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出加快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加快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建设,形成多向出渝、出川大通道。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长约292公里,重庆境内约102公里,四川省境内约190公里。线路自重庆北站向西引出,穿越中梁山后经科学城、铜梁、大足石刻进入四川省境内,经安岳、乐至、简州新城引入成都站。全线共设8个车站,川渝两地各设4个。其中重庆市境内新建车站3个,分别为重庆科学城站、铜梁站、大足石刻站。

    它将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成渝发展主轴最顺直的铁路,直接连通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两个极核,促进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可以实现成渝1小时内通达。

    同时成渝中线高铁将与规划的渝宜高铁连通,是沿江高铁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形成长江经济带方向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铁通道,可实现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城市群高铁直达,实现重庆至上海6小时到达。届时,它将串联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北接渝万、郑万高铁串联成渝双城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加快西部地区南北向贯通进程。

    目前,坐高铁,从重庆到上海10小时23分钟。之前更有网友推算,届时,重庆到上海时间将缩短到6小时内,这也意味着坐高铁,重庆到上海的车程将缩短4个多小时。

    对成渝间乘客来说, 还有更多期待。成渝中线高铁还拉近了沿线北上的时空距离。成渝中线高铁北接渝万、郑万高铁,串联起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将加快西部地区南北向贯通进程。

    市交通局表示,成渝中线高铁对构筑成渝核心主轴,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顺直沿江高速客运通道,完善西部地区路网布局,保障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长隧道长达七公里多

    9月26日,来自重庆市交通局消息称,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最长隧道为人和隧道,全长约7138米。

    人和隧道为重庆段最长隧道,位于重庆北站出站端,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项目下穿城市主要建成区,临近既有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多种重大基础工程,设计、施工难度极大。

    “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成渝中线铁路引入重庆北站,但人和隧道线路选型条件十分苛刻。”在勘测阶段,勘查人员深入研究多个难点工程,克服种种困难才确定隧道将既有渝怀一线单线隧道扩挖为双线隧道。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第二长隧道为缙云山隧道,位于璧山、沙坪坝区,全长约5700米,主要特点为穿越岩溶中等-强烈发育地段、低瓦斯,施工难度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