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成渝共奏“文物曲” 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感受“唐音铿锵”

重庆日报全媒体 赵迎昭 实习生 胡雨彤 2020-08-14 10:11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胡雨彤)8月14日,由成都永陵博物馆和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开展。展览通过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让观众走近千年前成都这座古代东方音乐之都。

  在我国同时代的各类文物中,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所表现的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且最为写实、最具神韵,完美地呈现出晚唐五代宫廷乐舞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此次两馆联合主办的“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曾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展览将复原的“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乐器向观众集中展示,展品丰富,包括2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国画、诗稿等。

1.jpg

  ▲展览现场。 (成都永陵博物馆供图)

  展览从不同层面展示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内涵,为观众还原盛世唐朝的音乐华章,重温芙蓉花城的悠久记忆。此外,亮相展览的还有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3件馆藏文物,分别为唐代浮雕人面纹灰陶挂饰、唐湘阴窑青瓷女伎乐俑、唐湘阴窑青瓷骑马吹笳俑。其中,唐湘阴窑青瓷骑马吹笳俑为一级文物。

  展览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清商相和”,展示“二十四伎乐”中笛、篪、排箫、笙和筝,这5类乐器属于“十部乐”中的“清乐”,即汉族传统的音乐。这些乐器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汉魏时期,宫廷雅乐和民间俗乐主要使用这些乐器演奏,乐曲主题以爱情为主,曲风从容雅缓,纤柔绮丽,既有清新自然之美,也有古士君子之遗风。这类乐曲统称“相和歌”、“清商乐”,被誉为华夏正声。唐五代时期,清乐主要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

2.jpg

  ▲展览现场。 (成都永陵博物馆供图)

  第二单元“乐府新声”反映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融会贯通四方诸国的音乐文化,最终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大唐神采。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中的外来乐器有15种共18件,即拍板、筚篥、齐鼓、鸡娄鼓、鞉牢鼓、羯鼓、叶、曲项琵琶、竖箜篌、正鼓、和鼓、毛员鼓、答腊鼓、铜钹、螺贝。这些乐器既有少数民族乐器,也有外国乐器,并最终演化为本土乐器。

  据介绍,成渝两家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是为了推进成渝两地文物事业、博物馆协同发展,加强博物馆藏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起奏好“文物曲”,共同唱好“双城记”。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成都永陵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该陵墓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发现于1940年,发掘于1942年,是我国首次采用现代考古学方法发掘的帝陵,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现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大部分组成,是成都市著名文博旅游胜地。

3.jpg

  ▲展览现场。 (成都永陵博物馆供图)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位于万州江南新区市民广场,紧邻滨江公园,与万州老城隔江相望。是全国唯一为纪念三峡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也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观众了解三峡风情和万州历史的窗口。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首批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据悉,本次展览免费展出至9月14日。

编辑罗建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