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永兴镇“未来农场”:遍地红高粱 无人农机收割忙
2025-09-04 17:03
金秋九月,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的大地已变成红色海洋,江小白高粱产业园的万亩“金皮糯1号”高粱进入成熟收获期,缀满穗粒的红高粱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1日清晨,产业园一片繁忙景象,农机手陈睿杰站在一人高的高粱旁,拿出手机在“无人农机控制系统”上轻轻一点,不远处一辆联合收割机便进入无人作业模式,在高粱地中按照规划好的路径有序作业,犹如行驶在红色海洋中的巨轮,机器的轰鸣声奏出丰收的乐章。
永兴镇地处江津区西南部,地形以浅丘为主,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进行整理,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下田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的标准化农田,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永兴镇在农业生产条件、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2018年,江小白酒业选中永兴镇黄庄村作为本地酿酒高粱原料的核心种植区,建设江小白高粱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集聚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智慧农业产业园。”现场指挥高粱收割的产业园负责人周俊锋告诉记者。
继去年无人农机成功收割水稻、油菜后,今年首次应用在高粱收割上。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首席专家、重庆文理学院赵立军教授介绍,针对丘陵山区的特点,该校联合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和江小白等单位开发了无人农机控制系统,在传统稻麦联合收割机上加装一套自动驾驶与作业控制系统,便可实现联合收割机远程启停、控制和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现场,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沿着北斗导航划定的路径作业,一行收割完便自动掉头继续收割。不一会儿,储粮仓仓满报警,在农机手的遥控指挥下,无人收割机驶向一旁早已等候的运粮车,迅速卸完高粱后继续作业。不到一个小时,便将5亩高粱地收割完成。
2023年,江小白高粱产业园依托智慧农业综合云平台,开始建设“未来农场”,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无人化智慧农场。该农场构建了“端-边-云”一体化的数据链,日均处理数据量超10万条,已实现耕、种、管、收、运环节的全面覆盖,包括无人驾驶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及运粮车等核心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应用比例达90%以上。实现高粱、油菜、青梅等亩产增加8%、肥料利用率提高25%、水资源消耗降低15%,农场综合效益提升约30%。
文丨今日重庆记者 韩政 实习生 吉庆琳
图丨今日重庆记者 李野
编辑:黄熠
审核:刘琳
主编:李媛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