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重庆建设⑥|智能设备+智慧平台让基层服务更精准 綦江区古南街道“民呼我为”反映件次同比下降9.6%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罗芸

2025-11-06 07:52

11月4日,綦江区古南街道文昌宫社区收到居民发来的“随手拍”:长松步行街上有一块地砖拦腰断裂。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相关部门当天完成地砖更换。

古南街道借助“智能设备+智慧平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推动数字化赋能治理现代化,今年第三季度,该街道“民呼我为”反映件次同比下降9.6%,群众满意度超过90%。

01
“智治”化解痛点

文昌宫社区74岁居民杨天芳是位独居老人。上个月,安装在她家大门上的“智能门磁感应器”48小时没有感应到开关门记录,于是向社区网格员张清洪发出预警信息。张洪清赶到杨婆婆家,打通杨婆婆子女电话,才知是虚惊一场。

古南街道根据基层为民服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以党建为统领,依托“智能设备+智慧平台”打造特色场景实现体系服务、精准服务。

根据辖区老城、老房、老人“三多”特点,搭建“智慧护老”特色场景。街道为独居老人增设了温感、智能手环、智能门磁感应器等感知设备8类234个,提供“电子守护”;推动6家养老机构进行智能化改造,民政局干部作为网格长、机构负责人作为网格员纳入街道调度体系,实现民政与街道联动。

为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古南街道还对标“885”机制和街道“三张清单”,梳理65项年度目标,构建一屏统揽、闭环管控目标体系,实现工作全链条管控。

02
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在北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一个“园城矛盾纠纷终结站”。

社区党委书记王希说,社区紧邻北渡工业园区组团,居住着上千名企业员工。以前,居民与企业之间、“老居民”与“新居民”之间,常因沟通不畅让“鸡毛小事”激化为大的矛盾。在实现“智治”后,这些矛盾往往在萌芽阶段就被化解。比如有居民和一家企业因一棵黄葛树移植地点发生矛盾,通过“园城矛盾纠纷终结站”,当天就得以化解。

近年来,该街道以“平安雷达”等贯通应用感知风险,将10.9万个感知设备、84个风险点归集落图到平台,切实提升整体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精准性;线下结合綦江区“党建+网格+警务”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建立“非警务警情”联动机制,推动街道、村(社区)与派出所信息共享、队伍共建、矛盾共处,及时发现、化解基层矛盾。

03
“智治”防控风险

今年夏天,新山村社区一片枯萎的灌木丛因烟头起火,出现烟雾。这被安设在附近的感知设备自动识别后,发出预警。

“我收到预警拎起灭火器就跑。根据‘141’基层智治平台提供的地点很快跑到起火点,将火灭掉了。”社区综合服务专干刘杭杭笑着说。从接到预警到灭完火,前后不过七八分钟,过火面积也只有五六平方米。

为防范安全事故,古南街道将处置经验与数字赋能相结合,设置数字预案27个,布局7类智能算法,实现突发事件智能感知;高效整合风险点300米半径范围内的传感器、影响人数、建筑物等各类信息,结合经验提前预判,绘制数字沙盘,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实战演练472场次,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财产损失同比减少300余万元以上。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郭晓静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