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月再现抗战风云 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木刻漫画专题展在渝中区巡展开展
2025-09-17 14:59
▲学生们正在观展。记者 刘冲 摄
9月17日上午,“刀耕墨染 救亡图存——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木刻漫画专题展”在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渝中区大坪小学校拉开帷幕。展览通过一幅幅刀笔交织的历史画面,带领观众重回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感受木刻艺术背后的救亡图存精神。
▲展览现场,学生们正在体验印刷漫画。记者 刘冲 摄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渝中区委宣传部牵头相关部门,与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多单位联合主办,渝中区多所中小学共同承办。展览聚焦于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所刊发的木刻漫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战时宣传的重要媒介,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
渝中区是“红色三岩”的所在地,也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1938年,《新华日报》社迁至重庆后,扎根在渝中区虎头岩。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岁月中,《新华日报》刊登的大量抗战木刻漫画作品,记录历史、唤醒民众,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印刷的漫画正在晾干。记者 刘冲 摄
展览现场设置了主题宣讲环节,通过讲述再现重庆谈判的历史场景,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展出分为六大板块,涵盖“抗战宣传”“社会百态”“英雄人物”等主题,共展出180幅精选木刻漫画复刻作品及部分历史文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支持下,展览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亲手拓印木刻版画,感受传统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不少学生和民兵代表在现场沉浸式体验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作为全区全民国防教育月和“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与国防教育课。展览将持续至本月底,并在区内多所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引导广大青少年在艺术熏陶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