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教育医疗资源将惠及更多群众 教师、医生可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专属优惠
2025-09-10 19:59
作为我市教育、医疗资源的富集区,沙坪坝多举措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9月9日,在“发言人来了”——沙坪坝区高质量推进“教共体”“医共体”建设主题发布活动上,该区副区长王晶表示,沙坪坝将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2027年实现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南开中学先进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人文素养工作坊,不仅帮助本校学生拓展眼界,今年起也对南开中学教共体的学生开放,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力,提升学业水平。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好的资源,是我们教共体建设的初心和目标。”沙坪坝区教委主任刘建华介绍,该区将分阶段推动区域所有学校加入教共体。截至目前,该区优质品牌学校覆盖率已达到67%,中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到2027年将实现中小学100%全覆盖。
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冉孟凯表示,该校发展南开教共体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资源共享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一方面,将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模式开放优质课程;另一方面,与成员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互通机制”,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学业水平,推荐他们参与共同体内部的研学营、学科竞赛集训等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发展。
把好医院“搬到”家门口
位于中梁山上的中梁镇,居民在镇卫生院挂号,在“家门口”就能请名医为自己诊疗。原来,中梁镇卫生院建立了“名医工作室”,医院专家会定期来坐诊。近年来,沙坪坝区组织了24名专家到11个位于镇街的分院坐诊,并预留专家号源,让群众在社区医院就能直接挂上专家号。
“我们是通过‘医共体’把‘牛医生’、好设备‘搬进’基层,让基层医院从‘弱小散’转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夏林介绍。
开展医共体建设以来,沙坪坝一方面“强筋骨”,有序推进区级医院和7家基层医院改扩建,建设面积累计11万平方米;分批支持基层添置CT、电子胃肠镜、耳鼻喉镜等医用设备120台,这使该区医疗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保障。另一方面“强内功”,选派医共体总院的科主任到基层医院担任副院长,手把手带管理、带技术;市级专家常驻,帮助基层打造急救、儿科、口腔、眼科、中医康复等特色科室多达50个,推广中医适宜技术45项,带教手术超150例。
“医共体建设已打通了总院、分院之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居民如果在社区医院发现了无法治疗的疾病,可以无缝衔接转到我院治疗。”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院长、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院长贺曦介绍。今年6月,磁器口社区出现一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医生征得患者同意后,立即通过远程超声平台与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专家进行实时线上会诊。从病情初筛到实施手术,患者全程享受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现在,群众看病更方便,在家门口就可以挂上专家号,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拍片、检验等远程会诊和区级医院的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就医更省钱,远程心电等“五大共享中心”和集中审方等“七大智慧平台”,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现已累计为206万人次省下了900多万元;健康更有保障,“红岩家医”定期下乡入户,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享受到更精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据统计,目前,沙坪坝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7.7%,人均期望寿命80.65岁,均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
为老师和医生提供专属暖心服务
“教师与医务工作者,是支撑社会运转、守护万千家庭幸福的核心中坚力量。”区商务委主任吴超表示,从即日起至今年10月10日,该区以“尊师重医·礼遇全城”为主题,推出“老师好,医生好”答谢季专享活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为教师、医务工作者送上一系列干货满满的专享礼遇。
在购物消费方面,金沙天街、融创茂、佛罗伦萨小镇、万达广场等区内主要大型商业综合体,将组织众多知名品牌商户参与活动,教师、医生最高可享五折购物优惠,部分商户还可叠加折上九折;新华书店沙坪坝书城提供正价图书8折优惠。
在餐饮美食方面,金妈家、淑芬掌中宝串串等数十家特色餐饮品牌门店,将推出最低6.8折的用餐优惠,部分商家还会贴心赠送特色菜品或饮品;丽苑维景、融汇温泉等高品质酒店也将推出特价自助餐等,让教师、医生在忙碌之余享受闲暇。
在休闲文旅方面,融创渝乐小镇、热雪奇迹、洞舰一号等亲子游乐场所,可享受教师、医护人员限定票价及“买一送一”等超值优惠;在山明竹隐、石头花园等特色民宿、餐厅,可免费使用店内所有娱乐设备或享用特色茶点。
此外,金沙天街在全市首次推出“尊师重医”免费停车活动,花小猪打车和滴滴出行也将推出半价打车超值优惠活动。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